遗传医学中心顾茂胜:一巴掌能把孩子打聋或与基因有关

2016-03-17 15:28
摘要:
有些耳聋的孩子发育过程中出现,如迟发性耳聋息儿往往有很好的言语能力,听力的损伤和耳聋的进展往往是渐进的,家长可能不太留意,因而不容易及时发现病情和进行早期干预……徐州妇幼保健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生病吃了一片药丸,结果耳朵就聋了;家长生气打了孩子一巴掌,就听不见了……这些意外时常会在新闻中看到。耳聋作为儿童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发病率高于唐氏综合征,而一巴掌打聋的原因,可能和基因有关。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中心主任顾茂胜表示,80%的耳聋与遗传有关,其中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又占了很大二部分,这类耳聋往往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无法被检测出来。

  一巴掌致聋、一片药致聋或与基因有关

  “有很多父母都是听力正常,孩子出生后却出现了听力障碍。这样父母极有可能携带耳聋基因。”顾茂胜表示,一出生就耳聋被称为先天性耳聋,不管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造成,一般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都能够筛查出来。但是有些遗传性耳聋并不是一出生就发生的,有的几个月或几岁,甚至十几、二十几岁才开始出现耳聋。换句话说,遗传性耳聋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听力障碍,遗传性耳聋还能以迟发性听力障碍的方式表现出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孩子被打了一巴掌就耳聋了,有的因为巴掌带来韵强烈气流打破了鼓膜所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与患者的基因有关,这类人就属于具有“一巴掌打聋基因”。顾主任说,“具有这种基因的人,对震荡高度敏感。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耳内存在缺陷。感冒咳嗽、被飞来的篮球撞击头部都有可能发病,对于这类患者,不能剧烈运动,情绪上不能太激动。”

  “还有一种药物敏感性耳聋基因,俗称‘一针致聋基因’,这类患者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索非常敏感,一片或一针即可致聋。”顾主任说,同样的药物别人吃了没事,对药物敏感基因突变携带者来说就成了致病因素。这主要是母系遗传所致,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极度敏感,应禁用该类药物。

  父母同时携带隐性耳聋基因25%的几率生出聋儿

  说起基因,顾主任解释说,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与先天性耳聋有密切关系,此类遗传方式可通过分别获取来自父母的致聋基因引起耳聋。也就是说,父母听力正常,也可能生育聋儿,而两个听力不正常的父母,也可能生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与“耳聋基因”通常隐性遗传的方式有关。两个同肘携带有“耳聋基因”的夫妻,可能有25%的几率会生出聋儿。对于已经生育耳聋患儿的夫妻,如果想再生育一个孩子,耳聋的几率仍然很大。

  有些耳聋的孩子发育过程中出现,如迟发性耳聋息儿往往有很好的言语能力,听力的损伤和耳聋的进展往往是渐进的,家长可能不太留意,因而不容易及时发现病情和进行早期干预。

  耳聋基因筛查可发现潜在耳聋患儿

  “由于迟发性耳聋具有隐蔽性,传统的听力筛查难免会有遗漏,而耳聋基因检测则可以明确遗传病因,从而预防和减少迟发性耳聋的发生,或保护残留听力,避免听力损伤加重。”顾主任说,随着科技手段的提高,现在可以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耳聋基因检测可以在孕前、孕期、新生儿等多个时间段进行。通过对父母抽廊检测耳聋基因,对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父母不发病,但会遗传给下一代的,可以预警其在婚育时评估后代出生聋儿的风险。

  顾主任表示,耳聋基因筛查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发现遗传因素的先天性聋儿,及早采取干预和康复措施,而且通过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性耳聋患儿,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预警携带药物性耳聋敏感基因的个体,通过对携带者及其家人给予明确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提示,避免发生药物性耳聋和一巴掌耳聋。

  “如今全面开放二孩,高龄、高危产妇增多,也可能增大儿童听力问题的风险。实际上,大部分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发现早期的听力损失并及时有效干预可以尽量避免患儿发育迟缓。”顾主住说,拥有好听力的,也需要日常用耳的保护。不建议给孩子玩声音比较尖锐的敲击类的玩具,如果玩具的声音大人听着都不舒服,对孩子的听力也不好。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更多分类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