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身体消瘦、面色苍白、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对肺结核患者的描写。不少人认为,肺结核是穷困落后地区才有的病,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对现代人而言,肺结核早已近在咫尺。
青壮年和老年人最为多见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会导致低热、盗汗、痰中带血、乏力等症状。在肺结核的人口构成中,以下两类群体最多见:
青壮年。青壮年活动性肺结核和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分别占肺结核病人总数的53%和62%。这其中又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条件、居住环境差、工作强度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部分人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不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再加上营养不良、生活环境恶劣、身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影响,也容易患病。
老年人。据我国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老年人是肺结核的高发群体。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老人中,约1/4的肺结核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综合医院误诊而成为传染源。
结核盯上白领、学生
除了传统的易感人群外,还有两个新增群体——城市白领及毕业班学生。在一家合资企业里,半年内连续发现了多例肺结核和支气管结核,发病者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女性。
这群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不能劳逸结合;交际应酬多,休息不好;平时是速食盒饭,聚会时却暴饮暴食,并且很少检查身体,这些都是结核病‘偏爱’白领的主要原因。此外,白领们大多在写字楼工作,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毕业班学生也要警惕。每年高考体检时,都会查出几个肺结核学生,学校已成为肺结核防治的重点。现在中学生普遍学业负担重,不顾身体,生病了也常忽略检查。
预防从生活习惯做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经过工地或打扫卫生等扬尘环境时,应绕道走或掩住口鼻;咳嗽时最好用手绢捂住嘴,别人咳嗽时也别往前凑; 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不抽烟、不酗酒,保证充足睡眠;平衡膳食、营养合理;勤洗澡、勤换衣。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 。应减少与病人接触,探视病人要戴口罩。病人的日用品要消毒,室内用紫外线照射,餐具应煮沸,被褥在烈日下曝晒,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尔浸泡。
3、重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机体抗病能力减低,其肺结核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控制血糖,这样就能极大地预防结核病。
4、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使未感染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现在我国要求孩子一出生就接种卡介苗。但卡介苗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其他预防措施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