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焦虑烦躁“闹情绪”?龚广厚:是胃肠神经官能症在作祟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专家访谈:人有“七情六欲”,生活中焦虑烦躁是常有的事,但你知道我们的胃肠道也有“情绪”,也会焦虑症吗?在医学内科学中,有种病叫“胃肠神经官能症”,虽然命名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科龚广厚主任介绍,人体内功能的紊乱和人的情绪、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病是由于心理状态引起的;当心绪安宁时,症状消失和缓解,当情绪心情紧张或情绪焦虑恶化时症状加重。

  六旬大妈茶饭不思 辗转多个科室查不出病因

  市民赵大妈今年60有余,平日里和老伴儿俩人过着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可就在前不久,老伴儿因病去世。自打他走了以后,赵大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精神状态也日渐颓废。吃饭成了困扰家人的最大“问题”,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不到一个月,体重降了十多斤。同时还伴有腹胀、嗳气、打嗝、烧心、反酸等症状,家人认为是胃病的症状,到综合医院消化内科做了胃镜,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但服用吗丁啉、斯达舒等胃药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摔打东西。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失眠多梦,赵大妈一家备受折磨。

  辗转内分泌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无果后,赵大妈怀疑自己得了胃癌,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可到肿瘤内科却显示并无病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经打听,赵大妈被介绍去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科求诊,龚广厚主任接待了她。就诊后,龚主任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报告,初步诊断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肠神经官能症。医生给予她抗焦虑、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好转。

  肠胃疾病并伴有情绪障碍 多是胃肠神经官能症作祟

  俗话说“十人九胃”,就是说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人有胃病。尽管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胃肠疾病的普遍性。龚主任介绍说,造成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及时就医、对症下药,大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缓解或者治愈。有一些人,虽然年龄不大,肠胃却很不好,稍微有“风吹草动”就会感觉不舒服,轻则肚子疼痛难忍,重则上吐下泻,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这不知所以的痛楚,颇让人费解。其实,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胃肠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临床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健忘、神经过敏、手足多汗、多尿、头痛等症状。

  龚主任表示,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导致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通俗地讲,就是人的肠胃“闹了情绪”,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消化职能了。

  “精神因素是胃肠神经官能症发作的主要诱因,情绪紧张、过度激动、精神焦虑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确诊 治疗要“双管齐下”

  胃肠神经官能症与胃炎等胃病症状很相似,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诊断对症治疗呢?

  “诊断胃肠神经官能症时,医生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才能确诊,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及各种内脏病变,如神经性呕吐要和慢性胃病相鉴别,神经性厌食要和胃癌、早期妊娠反应、肝炎等疾病相鉴别。”龚主任强调,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胃肠神经官能症,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当确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后,坚持服药可让治疗事半功倍。

  龚主任指出,治疗要“双管齐下”。单纯用胃肠道药物或抗焦虑药都不行。医生要为病人解说此病的“来龙去脉”, 根据病情对症使用胃肠动力调节药物、胃粘膜保护剂等配合治疗。心病还需心药医,在心理疗法调整情绪的同时,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也要鼓励他们接受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帮助其解除心理障碍。

  不仅如此,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病情时常随情绪波动而变化,因而一旦得病,患者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专家介绍:龚广厚,主任医师,老年大科主任、神经精神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徐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擅长以药物、心理、社会多维方式治疗脑梗塞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癫痫、慢性疼痛、老年病、痴呆。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五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