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天玑机器人有神通:看得见、打得准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邓永红 李长鑫)70多岁的陈老汉坐着轮椅,被家属推进了徐矿总医院脊柱外科葛行新副主任医师的门诊。患者家属称在大约1个月前,陈老汉的腿开始有些走路不利索,后来慢慢发现腰背部持续性疼痛,并且还出现卧床翻身困难,活动明显受限。最终,平常活动没一点问题的他坐上了轮椅。

  陈老汉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胸椎上长了个东西。医生建议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

  脊柱椎体内长个“血管瘤”

  葛行新为陈老汉做了详细的检查。CT和MRI提示为椎体血管瘤。陈老汉及家人看到这个带“瘤”字的报告,不禁心生恐惧,担心幸福生活即将终止。陈老汉的家人拿着检查报告连忙追问葛行新医生:“血管瘤是不是恶性肿瘤。”“血管瘤会不会死人?”“得了血管瘤还能活多久?”“该放疗还是化疗?”……

  葛行新耐心为患者家属解释:“血管瘤”这个医学名词,可能很多人觉得会有点陌生,尤其有一个“瘤”字在里面,很多老百姓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和癌症划等号的恶性肿瘤。虽然叫血管瘤,但它的本质并不是瘤,其实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先天的“血管畸形”。总的来讲,椎体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组织发生为错构瘤,以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多见,病理学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扩张的血窦。

  小切口完成大手术

  听说脊柱血管瘤多是良性,陈老汉及家属逐渐放下心来。

  “脊柱里长个瘤,为什么我腿瘸了呢?”陈老汉不解地问。

  葛行新耐心解释:绝大部分脊柱血管瘤没有临床症状。只有一小部分病人因为瘤体在椎体内的膨胀性生长及周围骨质的破坏,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如果造成突出椎管压迫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则会引起相应症状。

  将陈老汉收治入院后,葛行新手术团队为其制定了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椎体成型手术方案。

  第二天,患者家属拿着手机上面一篇椎体血管瘤手术的报道找到葛行新。该篇报道显示,椎体血管瘤手术方案是将病变的椎体摘除,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时间长。

  葛行新表示,网上的那种术式已经被徐矿总医院淘汰。徐矿总医院引进了第二代天玑骨科机器人,脊柱外科的多名医生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了深入培训。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只需要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可以迅速找到病变部位,完成椎体成型手术。手术创伤小、风险小、时间短。

  “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这个手术的关键步骤是经皮经椎弓根穿刺置管至椎体内病变位置,穿刺过程中避免损伤椎管内的重要组织。常规手术中需经移动X线光机透视来完成,有时需多次调整穿刺点及路径;而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3D扫描形成椎体的3D图像,提前精确规划好穿刺入点及路径,避开椎管内神经,避免造成患者瘫痪风险,解决了手术中最困难的一步,简化了手术,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手术效率。”葛行新说。

  徐矿总医院骨科进入智慧化时代

  徐矿总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云清教授告诉记者:骨科手术有三大难题: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不同于对表面软组织的手术,骨头在肌肉包裹中,手术中医生无法直接看到,更像是在坚硬的暗箱内操作。需要医生在头脑中建立深层三维空间,才能精确定位。

  骨科医生需要一双特殊的“眼睛”,需要实时看清人体内部立体结构,以及电钻螺钉打入的三维过程。也急需一双特殊的“手”,可以极其稳定又能精确地按照“眼睛”分析出的操作路径,完成钻孔和拧入螺钉的过程。而“眼睛”和“手”恰恰是天玑的强项。

  王云清表示:随着精准治疗概念的普及,骨科手术经历了从虚拟仿真到多模影像引导,再到智能精准的机器人辅助等不同发展阶段,其精确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当前,微创治疗已成为骨科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是21世纪骨科手术发展的主旋律。“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使手术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大大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患者的射线暴露和手术并发症,在提升手术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手术风险,颠覆了传统骨科手术大切口、大创伤、易感染的手术模式。二代天玑骨科机器人在徐矿总医院启用,标志着徐矿总医院骨科进入到智能精准微创的新时代。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