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改革制度,激起了医院发展的活水

2008-11-24 15:07
摘要:

徐州市中心医院的三项改革内容是: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坚持竞岗聘用原则,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科学设岗、岗责明确、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全体职工原身份、职务、职称进入个人档案,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员实行聘用制,管理干部竞聘上岗,撤消或合并重复设置、职能相近、工作量不足的科室,科室部门设置不搞上下对口,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员。

改革中,科室设主任(科长)和三级、二级、一级干事等岗位,主任实行竞争上岗,干事实行考核合格后,由主任提名,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做到工作满负荷,人员多技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实行政策公开、条件公开、岗位公开、程序公开,在个人自荐或科室推荐、竞聘演讲、科室民主测评、院竞聘委员会无记名投票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择优聘任。临床医生设主诊医生、副主诊医生、住院医生三个岗级,组成医疗组,以主诊医生为最高岗级,科主任在主诊医生中竞聘产生。护理人员设主管护士、副主管护士、护士三个岗级,主管护士为最高岗级,护士长在主管护士中竞聘产生。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设三级、二级、一级三个岗级,三级岗级为最高岗级,科主任在三级岗人员中竞聘产生。经过竞选,共聘任84名科主任、78名主诊医生、73名护士长、32名医技三级岗。

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在坚持院科两级负责制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管理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以医疗组为核算考核单位,做到职责明确,责权利统一。以医疗组的形式对病人实行门诊、病房、出院一条龙全过程服务,主诊医生对病人实行24小时负责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科主任、主诊医生、副主诊医生和住院医生的岗位职责,明确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科主任的管理权限,院长与科主任签订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状,科主任与主诊医生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收治病人程序、病人专科专治管理规定、手术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诊医生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向科主任负责,科主任的工作向院长负责。

运行机制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让病人看病更放心。

实行“病人选医生、选医疗组,医生跟着病人走”。全院床位实行资源共享,打破了科室床位界限,医疗组和各级医生不再拥有固定床位,只拥有收治的病人,各病区床位由住院病人服务中心根据病种和专科特点统一调配,病人的医疗工作由病人所选的医疗组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由所在的病区护理组负责,全院各病区都实施了整体护理,确保病人服务质量。医院在门诊、入院病人接待处及各个病区的,对医疗组进行公示,以主诊医生为重点,向病人介绍医疗组各级医生的职务、姓名、学历、职称、技术水平和专业特长,并配有医生照片,让病人充分了解各个医疗组及各级医生的情况。在实行门诊病人选医生的基础上,全部实行了住院病人选择医疗组的工作,成立入院登记接待处,入院时让病人进行第一次选择满意的医疗组,办理入院手续后,由入院接待处的服务人员护送病人到病区,并通知医疗组医生做好接诊工作。病人住院期间对医疗组的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可再作第二次选择,向病区护士申请,办理转组手续,同时原医疗组的收入划归新医疗组,其消耗仍由原医疗组承担。医务处负责病人选医疗组的监督考核工作,确保病人选医疗组工作的实施。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