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给剩男剩女带来焦虑 有“药”治吗

2015-04-14 10:45
摘要:
催婚”即是未婚青年与家长间难于摆脱的痛苦矛盾之一,而且这一冲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催婚”也给很多“剩男剩女”带来焦虑……徐州心理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东方医院/心理频道:在外工作了一年,小凡原计划春节回家休假半个月,好好陪陪父母,访访亲朋故友。可以,刚过初四他就离家踏上回程,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无法忍受来自父母亲友的“催婚”轰炸。“催婚”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近年成为城市青年生活中越来越常遇到的新烦恼。在外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过去烦恼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今更烦恼的是“每逢佳节被催婚”。以致不少年轻人越来越恐惧佳节的来临。

  “催婚”给剩男剩女带来焦虑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理念和生活模式,不管出于什么样的个人意愿或家庭期待,成年正常男女结婚生子,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极少数不结婚的人应该都归在异类之中。

  近三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极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恋爱、同居,结婚、离婚,丁克婚姻,不婚主义,甚至同性恋等现象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虽然我们的社会已经更加宽容的对待这些现象的发生,但每个个体在面对许多新的选择时,往往经历着极端的痛苦煎熬。“催婚”即是未婚青年与家长间难于摆脱的痛苦矛盾之一,而且这一冲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催婚”也给很多“剩男剩女”带来焦虑。

  “催婚”焦虑缘于两代人期待不同

  “催婚”的焦虑根源何在呢?首先是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一个在央视不断播出的公益广告“等你长大了,妈妈就幸福了。等你结婚了,妈妈就幸福了。等你生孩子了,妈妈就幸福了”。结婚生子在我们的文化观念里仍然承载了太多的意义,个人、家族的幸福与未来,都得通过结婚生子来表达,甚至亲情的体现也与之密切相关。无后即不孝的观念仍深深地影响着许多父母的世界观,这也是许多时候“催婚”矛盾中最激烈之处。所以当孩子大了,迟迟没有按预期的那样结婚生子,父母就开始不可克制的焦虑,焦虑儿女会生活不幸,焦虑家族不幸,焦虑周围的评价等等。缓解焦虑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催婚”儿女了。

  其次是婚姻实现的现实困境。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所了解的世界不仅在空间距离上远远超过上一辈,对于世界理解的内容上也更为复杂。而现实中工作的繁忙、竞争的压力,婚姻和养育越来越高的成本,都促使年轻人越来越慎重考虑结婚。婚姻不再是两个成年人简单的共同生活而已,彼此的各种内外要件是否契合,生活理念个性关系是否一致,未来子女教育及家庭发展的目标如何等因素,让每个年轻个人都觉得婚姻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事情,而不可能简单做出选择。当然,恐婚的人群也不断增加。

  最主要的矛盾其实是对生活方式理解的变化。新生一代年轻人的自我意识早已超越了父辈,他们更崇尚个性独立,强调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满足个人理想的实现,独立生活往往是更佳的选择,他们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坚持着自我,因而认为结婚不可能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很多坚持宁缺毋滥态度的剩男剩女应该都是出于这样的选择吧。

  给婚姻期待减负能治“催婚”焦虑

  传统和现实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而要尽可能减少“催婚”带来的焦虑和矛盾,还需要社会的发展和两代人间的互相理解。父母的“催婚”体现的是一种感情与关爱,无关对错,无需抵触。而子女的婚姻只是其生活方式的选择,今天的父母不要企图子女复制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才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决定者。

  所以,为婚姻期待减负就是治疗“催婚”焦虑的最好药物。现今社会婚姻并不能直接成为个人或家族幸福的保险箱,它更多的是个人生活的一种状态,而任何一种生活状态,都只有我们很好理解适应时,才会给我们带来积极意义。“催婚”带来的只能是冲突和隐患,对我们期待的幸福往往是南辕北辙。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