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主要患哪些疾病?病人用药情况如何?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刘民教授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陈薇教授,共同主持完成的一项调查课题回答了上述问题,该课题于日前通过验收。课题组专家表示,在课题研究进程中,阶段性结果已为国家医改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参考。
刘民教授介绍,课题组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人群重点疾病确立的方法和指标的优缺点,确定了中国人群重点疾病确立的主要参考指标为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社会负担。确定了中国人群常见重点疾病有11个类别26个病种: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炎)、恶性肿瘤(肺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肺炎、伤害(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跌落、自杀、淹死)、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双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疾病、传染病等。对上述11类26种重点疾病分别从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的循证医学证据等多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针对患者的病种和药物使用情况,课题组对北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就诊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就诊的前20种常见病为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病、脑血管疾病、失眠、咽喉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便秘、高脂血症、关节炎、胃炎、结膜炎、咳嗽、泌尿道感染、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皮炎、牙病;慢性病就诊患者中一人多病的情况比较普遍,患有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的患者占就诊患者的49.27%。这些数据印证了上述重点疾病种类的准确性。
调查还发现,前20种常见病的治疗药物占《北京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目录》的87.28%,说明社区常见病的治疗药物总体上是能够满足患者需要的。但是仍存在不足,比如,失眠在社区常见病中排在第六位,但其治疗药物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目录》中所占比例最低,说明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很少。
专家建议,北京市在修订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目录时,应增加社区患者需要但是入选品种较少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