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通讯员:姚萌 王宗凤)打疫苗是很多人童年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一件事,从出生后的第一次接种,到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几乎伴随了整个的成长期。随着儿童预防接种的广泛宣传和不良疫苗事件的发生,疫苗接种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新生儿要接种哪些疫苗?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有何区别?二类疫苗要不要打?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对此,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主任邓晓毅给出了详细解答。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采访中,邓晓毅说:“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众多方法中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手段。”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呢?邓主任介绍,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接种给人体,这种病原失去了致病性,而保留了免疫原性,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疫苗接种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那么,打了预防针是不是就代表万事大吉了呢?“虽然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大量的研究证明,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但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所以说,预防接种也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邓晓毅主任强调说。
禁忌症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会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副反应的机会。它是以个体的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疫苗本身,如果在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接种,产生的副反应将严重伤害被接种者。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
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怀孕和免疫抑制反应这两种情况为接种活疫苗的暂时禁忌症。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主要接种哪几种疫苗?
新生儿出生以后首先要接种的疫苗是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另一个是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除了有特殊禁忌症的新生儿,都要注射。
我们知道,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累及多器官的传染病。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有60%的人经历过乙肝病毒感染,但真正乙肝病毒抗原阳性的有10%,我国人口基数大,10%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能减低肝癌的发生率。
首先,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出生24h内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完整接种以后95%以上可以获得保护性的抗体。
采访中,邓晓毅主任还特别强调,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越早越好。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结局和感染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慢性乙肝,很难彻底治愈。围产期感染90%会发展成慢性,5岁以下儿童感染25%-30%会发展成慢性。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发展成慢性的不足10%。所以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治乙肝发生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大力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的原因。
邓主任还提到另一种情况,即母亲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宝宝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接种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
邓晓毅主任解释说:“这种方式称为联合免疫。表面抗原是致病菌,像一个国家的外来入侵者。表面抗体是国家的军队,抵抗抗原的。抗体是内部产生的,抗原的外来的。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群或个体注射乙肝疫苗以后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在其血清或血浆提取出,经过处理变成免疫球蛋白制剂,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相当于在自身还没产生抗体之前直接注射抗体,多加一层保护。”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
新生儿出生后还要接种卡介苗,用来预防肺结核。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邓晓毅主任说:“接种卡介苗以后会出现一些反应,这也是很多家长比较担心的问题。接种卡介苗2-3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最后结痂;经过2~3个月痂皮脱落,形成一颗永久性的略凹陷的圆形疤痕。出现这些情况属于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洗澡时注意局部皮肤避免沾水,保持清洁,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颈部、耳后、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如果有淋巴结肿大要到预防接种门诊看一下,家长也不必太过恐慌。”
孩子在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邓晓毅主任提醒,孩子在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干净衣服,向医生说明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过预防针以后要避免剧烈运动,注射局部保持清洁,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或局部有轻微的疼痛,一般在1-2天就会好,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相关链接: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
儿童接种一类疫苗全部免费接种,接种时不收取任何接种费用,而二类疫苗的接种是自费、自愿的。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一类疫苗有哪些?能预防哪些疾病?
目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的一类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乙肝);卡介苗预防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原发性结核、脑结核等;脊灰灭活疫苗和脊灰减毒活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麻风疫苗预防麻疹和风疹;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乙脑疫苗预防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脑炎;A群流脑疫苗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群流脑疫苗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甲肝)。
本期专家:邓晓毅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特别擅长于新生儿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积极引进开展临床新业务,共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项,10余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