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内分泌科许惠玲主任介绍,糖尿病并发胆道疾病,临床以胆石症最为常见。国外尸检报告,白种女人糖尿病合并胆石症者占38.5%,非糖尿病患者占21.7%。男性糖尿病合并胆石症者占17.9%,对照组为8.7%。国内报道糖尿病并发胆石症者为31.5%。目前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胆石症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脂肪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内脏器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胆道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关。有人报道,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与充盈功能均不正常。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急性胆囊炎的病变起于粘膜层,渐波及全层。临床可分为三型: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后者易并发胆囊周围炎及穿孔。慢性胆囊炎为急性胆囊炎后遗而来,其病理特点为胆囊纤维组织增多,囊壁增厚;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粘膜不同程度萎缩,肌纤维萎缩,致使收缩功能减退;结石机械性刺激和压迫,可致囊壁溃疡,以至形成慢性穿孔;胆囊管因慢性炎症而完全堵塞时,则可形成胆囊积水,并发急性感染,可致胆囊积脓。胆结石临床上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混合型结石和稀有结石。按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胆管结石。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及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特点,慢性胆囊炎症状多较模糊而不典型。平时有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腹胀、嗳气、厌油、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常感右肩部隐痛等。或者临床无症状,。有明显的胆囊增大及收缩功能减低,称之为“糖尿病神经性胆囊”。如有高度神经功能障碍时,由于知觉的阈值增高,在发生感染或穿孔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变化急剧,死亡率高,为非糖尿病人的5-22倍。急性发作期可与急性胆囊炎相同,多数患者在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有无胆囊管梗阻及感染等。糖尿病性胆结石,一般症状轻而不典型,常有右上腹闷胀不适感,消化不良或呈慢性胆囊炎表现。更有半数患者无任何症状,称之为“隐形胆囊结石”或“无症状胆囊结石”。当胆囊内小结石因饱食或进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夜间平卧时堵塞胆囊管,则可引起突发的胆绞痛,如结石退回胆囊或排入胆总管,胆绞痛可随之缓解。如果结石崁顿于胆囊颈或胆总管,可导致急性胆囊炎,甚至引起胆囊坏死、穿孔。少数结石可长期阻塞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液。
根据患者有糖尿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该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上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个方面。西医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也就是积极控制糖尿病;降脂治疗,也就是使用血脂调节剂,治疗高血脂;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抗感染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采用辨证施治,临床辨证分为外感湿热证、肝阴不足证、肝胆淤热证和胆石阻塞证,分别采用清热利湿、养阴柔肝、清肝利胆以及利胆排石法。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一贯煎、清胆汤以及胆道排石汤等。
徐州导医电话:0516-85707122;8390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