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健康播报:在近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八次重症医学大会上,国内外专家一致呼吁,中国临床医生必须了解并重视羟乙基淀粉类药物的危害,少用、慎用此类药物。
羟乙基淀粉类药物是5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血容量补充药,主要用于脓毒症、烧伤、创伤等重症患者补充血容量。近年来,全球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类药物弊大于利,国内外药监部门也相继发布警示和多项风险控制措施。
据介绍,羟乙基淀粉类药物在国外的销量已急剧下降,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再使用。但目前,该类药物在国内使用仍然非常普遍。数据显示,2012年约有2200万袋羟乙基淀粉类药物用于临床,相当于每年400多万使用人次。我国临床医生对羟乙基淀粉类药物的安全隐患还认识不足。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0%的受访临床医生认为羟乙基淀粉类药物“效果很好”或者“效果尚可”。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李建国教授表示,我国已经意识到了羟乙基淀粉类药物的安全问题。近期国外频频发布的警告,将帮助我国临床医生重新审视重症患者复苏液体的选择。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此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并密切监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血容量补充液应当被视为一种有副作用的药品,小心谨慎使用。”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国际卫生研究所重症监护室主任约翰·麦伯格教授强调,现在还没有一种液体适合所有患者,医生应该根据患者情况、液体成分、液体补充量、肾损害的潜在风险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
延伸阅读
可致重症患者死亡率上升
羟乙基淀粉类药物频遭警告
目前补充血容量还没有理想液体,不同液体各有利弊,常用的包括晶体液(生理盐水、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和胶体液(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两大类。从生理学机制上看,胶体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能更多留在血管中,更好扩充血容量。天然胶体——白蛋白效果虽好,但价格较贵、难以获得,羟乙基淀粉等人工胶体便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羟乙基淀粉类药物会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率上升,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2008年进行的VISEP研究显示,使用羟乙基淀粉类药物可能导致对脓毒症患者肾脏功能及凝血系统的损害,其毒性可能随着剂量蓄积而增加。
2012年的6S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类药物,较使用醋酸林格氏液有更高的死亡率。
2012年纳入7000名重症监护患者的CHEST研究则显示,使用羟乙基淀粉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概率更高。“这一结果提示,严重脓毒血症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类药物获得的疗效并不优于晶体液,但死亡率和肾损伤风险增加。”CHEST研究发起人、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国际卫生研究所重症监护室主任约翰·麦伯格教授在会上强调,在重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不应选择羟乙基淀粉等人工胶体。在2012年更新的《拯救脓毒症患者行动: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已经贯彻了这一理念。
去年6月14日,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声明指出,药品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将羟乙基淀粉类药物退市。随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羟乙基淀粉类药物发出了黑框警告,建议不再应用于危重成人患者,包括败血症、收入ICU的患者。
2013年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确定,羟乙基淀粉溶液不再用于脓毒血症、烧伤和重症患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针对其安全性问题再次进行分析和评估,认为含羟乙基淀粉类药物在特定健康条件的患者中存在死亡率升高、肾损害及过量出血等风险,并于今年2月26日发布通报,提醒医务人员关注含羟乙基淀粉类药物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