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有什么危害
20世纪30年代,合成雌性激素(DES)问世,其大量应用于口服避孕药。这种合成雌性激素在诞生的同时就被指出,一系列雌性激素同系产物会流失到环境中,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研究发现,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化学物质中,有不少物质本身或在自然条件下可能演变成具有类似于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1996年,有一本书叫《被夺去的未来》,首次称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为环境激素,从而开创了环境激素研究的新时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能使人群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对个体及子孙后代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
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和动物起着类似于激素作用的有害物质有300余种,多为日常用的涂料、洗衣剂、树脂、可塑剂等。目前开展的研究重点是评估其危害,能否干扰和降低人体免疫机能。其中能否造成男人的精子减少、男性不育症及育龄妇女受影响后胎儿是否畸形等健康问题最受关注。
阅读下一篇
说心态与长寿,其本质是心身医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