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不宜多吃肉骨头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多见的外伤疾患,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生。一般人认为,骨折后,多吃些肉骨头,可以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验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不但不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反面使骨折愈合推迟。
医学研究人员在对 200例各类骨折病人的对比治疗中,将同类的骨折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在饮食上以肉骨头为主要菜肴,另一组则是一般菜肴。1个月后,经用X线拍照,前一组的骨折患者大多数骨折线仍然比较清晰可见,而后一组患者大多数骨折线已模糊难辨。这证明在骨折早期多吃肉骨头起不到帮助愈合的作用。
分析其原因是,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肉骨头的成分来看,主要是磷和钙。骨折后如果摄人大量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使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导致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要想使骨折早期愈合,除了及早就医,采取适当固定、合理用药、早期功能锻炼以外,在饮食上,应食用一些能够转化为有机质骨胶原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当然,少量或适量地吃些肉骨头也是可以的
在日常生活中,受伤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受伤后可造成骨折,也可仅为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经一般处理后短期内即可痊愈,而骨折则需到医院检查治疗。
受伤后无论是否有骨折均有疼痛,但骨折一般疼痛重,肿胀明显,甚至有青紫、瘀血、畸形及关节功能受限。有这些情况时多考虑有骨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中老年人外伤后尽量到医院检查,以免漏诊。老年人跌伤后髋部疼痛时更应重视,有时髋部骨折后病人仍能站立和行走。因此,髋部受伤后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1.外伤后怀疑有骨折时,要保持镇静,不应过分紧张,以免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2.妥善保护受伤肢体,以减轻疼痛,防止增加骨折移位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如怀疑上肢骨折,应将上肢贴于胸部。前臂受伤可用书本等托起悬吊于颈部,起临时保护作用。怀疑有下肢骨折时不要试行站立,以免加重损伤。可在他人的帮助下将受伤肢体与健侧肢体并拢,用宽带绑扎在一起。怀疑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要保持平卧位,不能活动。
3.对怀疑有骨折的病人要尽快送往医院。怀疑有脊柱骨折或下肢骨折时应将病人放于担架上,平卧搬运。对于脊柱受伤的病人搬动时要将病人水平托起来,不要让病人在弯腰姿势下搬动,以免损伤脊髓。
4.受伤后如身边无人帮助或无运输工具,可拨电话120,急救中心会迅速为您提供帮助。
骨折病人早期功能锻炼怎样进行?
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措施。康复不同于治疗,治疗目的是使疾病痊愈,而康复目的是在治疗的基础上,预防肌肉的萎缩、软组织的挛缩和关节僵硬,是采用锻炼的方法,提高及恢复肌肉力量,刺激潜在能力,以恢复或代偿已失去的功能。
骨折肢体经过长期固定后,常常引起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完全僵硬。许多病人由于不注意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才发现关节已失去了活动度,此时锻炼,为时已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关节活动障碍最主要的措施,但是许多人对此并不清楚。所谓早期,是指受伤或手术后3周或6周以内,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的部位、年龄及程度来决定。既要早期进行,又要适可而止。具体方法是,首先是抬高患肢,消除肿胀,同时进行未固定的关节锻炼。必须每天活动末端的关节。此外还应作肌肉收缩锻炼。每天主动的多次作肌肉收缩,每次大约20分钟,这样可以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消除肿胀,减少肌肉之间的粘连,减慢肌肉萎缩,给骨折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骨折部位两端的关节或关节内骨折的关节功能锻炼,必须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有些骨折经手术作了坚强的内固定,即可早期练习关节活动,有些必须稍晚些锻炼,此时的功能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总之,病人骨折后在医院内作了复位、石膏固定,不要以为已万事大吉,必须向医生问清楚如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肢体的康复。
浅谈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一般指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女性,尤其是粗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更高。主要与骨质疏松及肌肉力量差有关。主要表现是摔伤后髋部疼痛、不能活动、患肢外旋等。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老年髋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但大量临床资料的统计显示,非手术治疗有更高的病死率。因为保守治疗一般需要6-8周以上的卧床,由此引起的肺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以及肺、脑、心等重要器官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患者来讲有较高的死亡率。另外其潜在的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缩短卧床时间,尽早恢复患肢活动,降低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粗隆间骨折,一般采用微创方法,使用各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是较好的选择。
什么情况下考虑有骨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