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进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早产儿、极低出生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极低体重儿重在护理。除了在医院的护理,宝宝出院后家长应如何对其进行照顾?徐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邓晓毅主任应邀进行解答。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邓主任介绍: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早产儿的中性温度(是指能保持早产儿正常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种最适宜额的环境温度)一般在32-36摄氏度之间,体重较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1001-1005g者,温箱应在32-34摄氏度之间;体重小于1000g者应在34-36摄氏度。
出院回家后,家庭对早产儿的居住环境也要尤其注意,要保持室温18-2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左右。
宝宝出生4-6周要进行眼底筛查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一定要在宝宝出生4-6周时进行眼底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邓主任提醒说。
据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用氧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致该病的重要原因。胎龄、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的水平的提高,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为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宫外生长迟缓 特殊营养呵护有必要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质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面临的最主要的成长挑战。邓主任介绍:对早产儿的科学的营养管理不应只在住院期间予以重视,出院后合理的营养策略同样重要,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该特别重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通过给予早产儿出院后专业配方奶喂养,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以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营养需求,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追赶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