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及时捕捉孩子心理求助信号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开学在即,孩子们又将步入校园,开始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活。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青少年儿童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当未成年人因学习压力、情感挫折、校园暴力等原因而轻生的负面新闻屡屡出现,家长们应该敲响警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情商培育,比成绩所带来的光环重要一百倍。

  那么,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的父母又了解多少呢?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家长总是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他们在蜜罐里长大,孩子们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但我市部分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一些孩子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应当引起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家长。除了家庭环境之外,生活节奏加快、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

  对于孩子来讲,其心理问题都是平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堆积产生的。细心的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观察出孩子的心理异常。

  徐州市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儿童心理专家李茜指出,如果孩子的这些外在表现出现异常则可看作是心理求助信号:一是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二是行为表现为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多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甚至偷东西等;三是心理表现为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等,而对其身体检查又没有发现异常。

  一旦孩子出现以上这样的情形,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并没有从深层次找原因,进而分析孩子的心理异常,而是压制、训斥,最终导致孩子的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走向一些极端。

  陪伴和交流是最好的关爱

  有专家统计发现45%的儿童青少年报告有情绪问题,20%的父母报告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人际交往和学习问题,但对这些问题充分关注的父母却并不是很多。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呢?

  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时期都应予以极大关注,不可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孩子从0岁到18岁,在其整个青少年成长期,家长要时刻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隐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和孩子接触,要学做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在近一个月以来《彭城晚报》推出的中高考高分学子以及优秀学生家长的专访中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这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背后都有善于和他们沟通的家长:无锡市理科状元徐州女孩张洗月从小就和妈妈沟通无障碍,和妈妈吵架吵了两个多小时,毫不影响亲子关系;徐州市中考第一名毛焕清,每天晚餐就是和爸爸妈妈交流的时间,谈话的内容从美国航母到学校同学的纠纷以及孩子对代课老师的看法;今年考取清华大学的寒门学子宋爽,虽然住校,但是保持每几天就和父母通电话的习惯,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和父母打电话时,情绪的轻微波动被敏感的父亲捕捉到,父亲当即决定让妻子到学校陪读,照顾宋爽;今年考取苏州中学伟长实验班的小学生董一诺,也是心里有话就和爸爸妈妈讲出来的孩子……

  小孩从出生起就需要陪伴,避免小孩受伤害属于基础陪伴,而高质量的陪伴则是父母能够积极的引导小孩,努力挖掘孩子最大的潜能,让他(她)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也有家长反映,青春期的孩子都存在叛逆心理,对于此类小孩,治疗他们的关键应该是治疗“亲子关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这个关系去引导,只有这个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在社会上,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因此,陪伴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陪伴,而是一辈子的陪伴。

  了解孩子心理发育的特点

  李茜说,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略懂一点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育的特点。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所以,对这个阶段的教育用言语收效甚微。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他们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但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也没有守恒性,思考问题不会从多个维度考虑,做事情经常会“顾此失彼”。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很多孩子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不知道,但问他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就会知道是两个苹果。这个时期的学习内容,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能力,即使是再简单的东西,孩子也会很难理解,家长若坚持让孩子学习他理解不了的东西,就会引起孩子的厌学心理。

  儿童约在7-12岁时,处于具体运演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也具有了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孩子数学教科书中才会出现大量的插图来帮助孩子学习,这是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孩子到12岁左右,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才有能力把形式与内容分开,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

  成年人的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但我们经常按照自己的方式甚至带有补偿式的心理去要求处于前运演阶段和具体运演阶段的孩子,这势必给孩子造成负担,成为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甚至为青春期矛盾的激化带来影响。

  对孩子期望值不宜过高

  家长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知识,全面掌握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不要盲目攀比、模仿,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在教育上没有“模式”,只有“适合”,因为每个孩子各具特点,适合别人孩子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从小注重培养,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自己孩子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身体疾病和智力水平,而且还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及心理健康。

  如果发现儿童行为异常,应及时干预、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儿童人格发育不健全,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首先,需要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应尽量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以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外精神科专家就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做“精神投资”,尽量深情地注视孩子,和他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全身心的关心他。

  其次,需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有调查表明,民主协商性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能与人友好相处。因此,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学会放下架子,减少威严感,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是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是平等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孩子,礼待孩子。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绝不能吝啬赞赏。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及时道歉,这样更容易使孩子感到父母的可亲可敬之处。

  最后,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