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主任费素娟:要警惕消化系统发出“信号”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专家访谈去年,北京一位名叫方言的女白领,因得了胃病却未及时就医,最后不幸去世的消息,被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让社会各界为之扼腕叹息。12月14日,她忍着胃痛还在上班,15日被确诊为急性胃炎,16日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去世时年仅23岁。

 近日记者前往徐医附院采访时了解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能导致癌前病变。

徐医附院消化科主任费素娟提醒,“对于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患者来说,最好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就诊者 被诊断患有直肠癌前病变

 6月8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徐医附院消化科住院部见到了陈女士,今年57岁的她,之前在市某机关单位上班。 “5月份,我来医院做肠镜检查时,被诊断为直肠巨大息肉。”她告诉记者,当时医生告诉自己,借助肠镜发现,该息肉面积有5×7cm大小,已经环绕直肠管径的2/3周,距离肛门仅有2厘米。

 “因为病灶部分产生病变,已经累及肛管。后来根据进一步的活检病理检查,显示为管状腺瘤伴中度异型增生,也就是直肠癌前病变。” 费主任解释,根据患者的情况,医院最初确定的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该手术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无法保留患者的肛门。

 “我年龄还不算太大,如果切除肛门的话,以后的几十年里每天通过人造肛门排便,要拖着粪袋生活。我实在无法想象。”说到这里,陈女士忍不住摇头,“当时我就想,宁可不做手术,也不愿意成为那个样子。”

  医院 通过内镜下手术为患者保肛

 患者的坚决态度一度让费主任犯难,“如果实施外科手术,就可以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但患者此后几十年都要随身携带粪袋,对其生活和身心将造成巨大影响。但如果不实施外科手术,病变将会进一步恶化,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慎重考虑之后,我们决定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简称ESD手术)切除该患者的病灶。通过这个手术,一方面能切除患者肠道内的巨大息肉,另一方面还能将患者自身的器官保留下来。”费主任告诉记者。

 确定将采用的手术方式后,费主任和几位医生及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周密讨论并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5月31日对患者实施了内镜下手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当天下午4点40分左右,我被推进手术室,从进去到完成手术后推出来,期间花了2个半小时。”说起当时手术的情景,陈女士很感慨,“手术后,我就可以下地走路,有一种重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