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儿童肥胖症家长能做什么

2012-07-23 14:25
摘要:
徐州儿童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儿科频道: 1. 在婴幼儿时期即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儿童天生喜欢甜味和咸味,除了糖、盐以外,对其他新的食物一般不愿意接受,需要反复尝试学习才能习惯新食物的口味。儿童医院内分泌专家高敏介绍,婴幼儿一般喜欢他们熟悉的食物,即在家庭环境中经常出现、父母或其它亲友经常吃的食物,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物环境毫无疑问将左右孩子的口味和今后对食物的选择方式。

  2. 言语、情感和行为等社会活动也会影响儿童的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如果成年人赞扬或关心孩子时伴随着某种食物的给予,孩子很容易对该食物产生偏好,而且这种偏好会持续很长时间。儿童医院内分泌专家高敏说,用甜食奖励幼小孩子的现象在社会上较为普遍,这对幼儿喜好甜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难怪孩子常常对甜食和油炸食品情有独钟,因为当孩子表现好、在假期中或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往往能得到这些食物。既然家长的奖励和赞扬会使孩子偏爱某种食物,家长可以用此方法使孩子接受和喜爱一些健康食品,包括蔬菜水果等。

  3. 父母的饮食习惯明显地影响孩子对健康饮食的选择偏好--家长的饮食习惯会表现在食物购买、烹调方式、言语喜好等方面,孩子在家庭饮食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用以形成和家长相同的饮食习惯。如果家长的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势必会影响孩子对健康食物的选择。

  4. 尊重、培养儿童对进食量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过程中应区分家长和孩子的职责,父母负责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提供安全、美味、营养的食物;孩子负责决定进食的品种和进食量。婴儿已明显具备根据能量需要调节进食量的能力,可以根据奶的浓度调节吃奶量的多少。但家长的控制,可以削弱儿童对进食量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儿童没有机会亲自经历、体验和感受自己的饱足感和饥饿感,他们可能失去对进食量的自我控制能力。忽视孩子自身的饥饿感和饱足感,过分施以外界对进食的鼓励或限制,将极大地减弱孩子用饥饿和饱足的内部信号调节能量摄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减弱或丧失,将对儿童的饮食行为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5. 家长赋予食物以安抚及奖励的功能会破坏孩子对进食量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幼儿中,家长用食物奖励孩子的好行为、敦促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或惩罚孩子的现象较为普遍,食物已不仅仅被家长用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和饥饿感,而被赋予了安抚和奖励的功能。用食物安抚或奖励孩子来代替食物满足饥饿感的做法,会极大地削弱孩子对能量需求的内部调节能力,尤其是对那些有肥胖遗传倾向的儿童

  6. 婴儿的啼哭不一定是饿了--家长常常会误解孩子对饥饿和饱足的表示,不少家长认为婴儿啼哭一般是饥饿的象征,孩子晚上哭闹,家长总认为是孩子白天没吃饱,这是促使不少母亲过早给孩子添加固体食物初衷。

  7.家长不要用自己的饱饿感来判断孩子是否饿了--有不少家长是根据自己的饱饿感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进食及进食量的多少,他们认为自己饿了,孩子必定也饿了,自己想吃,孩子必定也想吃,自己认为美味的食品,孩子应该也喜欢吃。

  8. 妨碍正确喂养的因素之一是家长对儿童健康的观念、对肥胖的认识和态度--不少家长判断孩子是否肥胖不是用身高和体重的标准,而是凭自己的感觉,他们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是喂养好的标志,表示家长对孩子尽心尽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孩子的生长、体型受家庭遗传因素控制,与后天摄入的食物品种和摄食量关系不大,这类家长不对孩子的饮食做任何控制,也不容易接受饮食行为矫正的建议,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孩子肥胖。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