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薛颖:学龄前到青春期应每半年到一年测1次骨龄

2016-09-09 16:38
摘要:
心理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也会影响长个。薛主任说,孩子压力大、功课繁重、甚至父母吵架,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进而干扰他们的生长环境......徐州儿科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儿童医院/小儿内分泌科:近年来,每到寒暑假,徐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矮小专病门诊量就会明显增多,日均门诊量达百余人几乎成为常态。“我的孩子怎么老不长个儿?”、“我和他爸都是大高个儿,儿子这么矮,男孩是不是都晚长啊?”……类似这样的问题,徐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薛颖主任在坐诊是每天都会碰到,因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的匮乏导致儿童错过最佳就诊时间而无法再长高的案例也为数不少。“矮小症影响孩子的形象、性格,以至将来的就业、择偶,不容忽视。”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颖提醒家长注意,如果发现孩子生长期内出现身高异常,最好及时带孩子检测骨龄,及早接受规范化、精准化的治疗。

  “矮小是一种病,发现及时治疗”

  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颖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青春期延迟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她说,“不少家长带孩子过来寻求帮助,但有不少孩子检测骨龄结果显示已经闭合,此时即使接受治疗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对于这个结果,薛主任也十分无奈,她说家长很内疚,孩子很郁闷,这是她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然而,因为家长大意、认识不足等原因而耽误治疗的例子有很多。

  小洁是薛主任的一位患者,14岁,身高148厘米,来月经两年了,近两年时间几乎没长个儿,“我和他爸都是大高个儿,她是不是晚长啊?肯定不会这么矮的。”小洁妈妈很自信地说。面对骨龄检测结果显示骨骼已经闭合,她一脸茫然。薛主任告诉她,此时谈治疗已经意义不大,因为“错过了当初的最佳治疗时机,现在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效果也不明显了”。听了薛主任的话,夫妻俩追悔莫及。

  薛主任说,家长要清楚身高矮小是一种病,发现后及时治疗。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此外,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比如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增高不到7厘米,4岁至青春期发育前儿童每年增高不到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高不到6厘米,就需要警惕矮小症了,要到正规医院专科检查。

  “心理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也会影响长个。”薛主任说,孩子压力大、功课繁重、甚至父母吵架,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进而干扰他们的生长环境,结果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最终导致身高不长。

  3-12岁,儿童身高增长“黄金时期”

  有家长认为“23蹿一蹿,25补一补”,孩子个矮不着急,有早长和晚长之分,抱以等待的心理。不过,当发现孩子真的不再长高时,不少家长心急如焚,此时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

  “由于孩子的身高关系到孩子的升学、就业、婚姻等,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状况,如果孩子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就应及时进行就诊治疗,不要一拖再拖。”据薛颖主任介绍,3-12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薛主任建议,家长最好每年都给孩子做个身高记录,测量的数据形成一个生长曲线,对于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很有价值的。通过测量对比后进一步明确孩子身材是否矮小。当然,延伸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留意一些细节,比如孩子的裤子是不是几年都穿不短?自家孩子有没有比周围同龄孩子个头矮、长得慢?如果家长在发现孩子身高异常后能及时正规治疗,孩子的身高有可能接近甚至达到正常身高。

  学龄前到青春期

  最好每半年到1年测一次骨龄

  引起矮小的病因很多,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病如女孩特纳综合征,以及一些骨代谢性疾病等,医生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

  不过,还有一种方法对矮小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测骨龄。正常的孩子,骨龄和实际年龄是同步的:但若是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矮小症的患儿,骨龄发育多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

  薛主任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比同龄儿童身高高很多、矮很多或是一段时期内长得特别慢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骨龄测试及内分泌检查。正常情况下,建议儿童在学龄前到青春期期间,每半年到1年测一次骨龄,及时发现问题,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薛主任还专门提到对身高不理想的孩子应尽可能早地给予规范生长激素干预治疗,以获得理想的终身高。因为孩子骨龄越小,生长潜力越大。而且随着青春期的结束,骨骺逐渐闭合,再用生长激素促进已经无法促进身高增长。

  徐州儿科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