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矿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并发感染或出现肢体坏死,细菌或腐肉等坏死物质释放的毒素就会大量吸收入血引起败血症,再加上患者往往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脏器功能原本就较差,很可能危及生命。但是,糖尿病足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发病前有一些“先兆”表现,积极、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所以了解和善于捕捉这些症状,对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足病非常重要。
四大原因导致糖尿病足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张淑贵表示,保持健康的双脚需要有良好的足部血液循环、良好的感觉、良好的形态和功能,而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在高血糖“浸泡”下,全身的血管、神经和皮肤、血细胞等都会出现问题。引起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有四个,即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足变形/畸形和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
1.足部血供减少。高血糖会引起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越积越多,造成血管狭窄甚至堵住,这样脚就没有足够的血液营养了。
2.足皮肤感觉减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对足皮肤的小损伤缺乏感知,以致伤口不容易发现而扩大、加重。
3.足的变形和畸形。长期高血糖不但影响脚的神经和血管,还会影响骨质。因为骨质疏松、穿鞋不当等引起脚的形态改变,如平板脚、拇外翻等。这些畸形会导致足底压力的异常,压力过高的地方形成老茧和鸡眼,摩擦后可能发生溃疡。
4.感染。糖尿病患者脚部皮肤营养差,血管新生能力差,出现伤口后细菌乘虚而入;加上高血糖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所以细菌感染不易控制。
糖尿病足发生有先兆
糖尿病足病早期,由于足部皮肤和皮下脂肪营养不足,皮下脂肪萎缩,皮肤变薄、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抬高下肢时双脚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血管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逐渐发展为走一阵路出现腿脚剧痛,需停下休息一会儿才能行走,或休息时脚痛、下蹲后起立困难,最后干脆不能走路,肌肉萎缩腿变细,脚的骨质破坏,关节变形。
糖尿病足病活动期会出现足皮肤的红、肿、发烫等感染症状,或者皮肤破溃形成“烂脚”。而所谓的老烂脚,就是出现了经久不愈的皮肤伤口,同时由于合并感染而流脓、发臭;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皮肤片状变黑(组织坏死),发出尸臭味;再加重,整个脚会全部变黑。
实际上,类似病变也可以发生在手、背后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只是糖尿病“烂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出现“老烂脚”提示有严重糖尿病神经病变和下肢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治疗须个体化
糖尿病足病的诊断相对容易,肉眼就可以看到足皮肤的红肿炎症、流脓的溃疡和黑色的组织坏疽。但精确的诊断在于通过伤口面积、深度、累及软组织还是骨质,以及感染病原菌的培养、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检查明确糖尿病足病的分型、分期、病因和发病基础,以指导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病,首先要重视早期的临床症状和每年一次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底压力的筛查。其次,要了解糖尿病足病的早期表现,包括肢体的麻木、刺痛、火烧感、隐痛、发胀、水肿等;要做神经病变筛查,如感觉评估(尼龙丝触觉、音叉振动觉、大头针刺痛觉、踝反射等)、肌电图、振动感觉阈值等;做血管病变筛查,如ABI、血管超声等;做足压筛查,如足底压力和步态测定。
治疗糖尿病足病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方案。由于糖尿病足病病因复杂,所以,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是由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即所谓的鸡尾酒疗法。
1.控制血糖等代谢指标:由内分泌医生指导进行胰岛素强化、降压、调脂等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伤口愈合创造基础。
2.打通血管:由血管外科或介入科进行腔内介入或腔外搭桥等手术,恢复下肢血流,重建血供。
3.营养神经:由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一起想办法营养神经、抗氧化、改善微循环,以减轻神经病变。
4.清创引流:由外科协助通过伤口手术或超声清创、负压密封引流等,清除感染坏腐组织。
5.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强力抗炎,控制住感染的扩散。
6.组织修复:如果伤口大,伤口难以愈合,需要整形科专家进行植皮。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