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史江峰:冬季是健康高风险季节 养生保健很重要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12月21日是冬至,冬至也是三九天的开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故称为冬至,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阴气达到了顶点,开始慢慢地衰败,阳气开始慢慢回升,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所以在养生防病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国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并积累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以下四句话:1.不治已病治未病;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史江峰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冬季养生》的健康讲座,让大家了解冬季养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冬季是健康高风险季节

  史江峰主任介绍:“每一次寒潮降临,医院会出现三多。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12月,该月份死亡人数居全年各月之首。这与气候寒冷、环境萧瑟和人到岁末年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抵抗力差、新陈代谢低等有关。此时,一些慢性病常常会加重或病情变化大。”

  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自然界中阴气盛极,阳气潜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天人相应”是中医“ 整体观”的体现。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环。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的变化主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生。”《黄帝内经》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

  因此,中医对于冬季养生尤为重视,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皆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养生的关键在于对人体肾脏及肾精气的保养,而肾脏“通于冬气”,因此,在冬季进行养生保健很重要。

  冬季养生应遵循五个要领

  那么,冬季养生要注意哪些要领呢?

  史江峰主任讲道,《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 。养生之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冬季天寒地冻,人体应该顺应这一规律,要注意5个要点:(1)晨练要点———“必待日光”;(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

  冬季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后背正中的脊柱是督脉循行之地,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冬季寒风凛冽,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疾病。因此,寒冬宜暖背。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损伤阳气而致腰背疼痛,或使旧痛复发加重。还可能通过脊神经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得病。对患有过敏性鼻炎、风湿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老年人冬季最好穿件皮背心或棉背心,护好前胸后背,以平安过冬。

  进补莫盲从 应因人施补

  冬季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俗语称“冬令进补,春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可见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绝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冬令进补的时间,一般认为冬令进补的起始时间以冬至前后为更佳。冬季进补的原则,应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和情况,选择进补方案。

  原则一:药补不如食补。冬季饮食宜多温少寒,以保阴潜阳为指导思想。传统养生学将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3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其中素食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肉桂、辣椒、花椒、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等。肉食包括: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等。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

  原则二:因人施补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养肺润燥。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最好用药膳和药食结合的方式进行食补。冬季进补,应因人而异,人参、阿胶等高档的滋补品并非适合所有的进补者,这类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进补方法,切勿盲目进补。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

  还有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冬季进补的较好选择。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应该注意的是,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宜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进补。

  自古以来,膏方就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以其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中医认为,临床多种慢性疾病存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情况,膏方为调补之剂,长于平调阴阳、恢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适合全面调理。

  相关链接:9种冬季养生饮品

  冬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史江峰主任为大家推荐了下列9种制作方便的“饮品”,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1. 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 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 菜根饮: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4. 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5. 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6. 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7. 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8. 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9. 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史江峰主任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进补的方式方法,在冬季合理施补,为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