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胡兵:消化性溃疡的规范治疗

全程导医网 郑钰 报道 
 

  本期专家: 胡兵,医学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医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徐州市消化协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消化内镜协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消化专业20余年,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内镜下胆管取石术(不开刀),并获2002年度“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并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疣状胃炎治疗,胆道及食管支架的放置,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近期又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上皮内瘤变,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小穿孔等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肝炎亦有较高的造诣。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教材《实用临床内科急诊手册》编委,《中医美容秘验绝技》副主编。2006年有一项课题获“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又于2002年和2006年分别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2009年又率领课题组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共两项省级课题,实现我院省级课题零的突破。2009年度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医务工作者。

  门诊时间:每周二、四全天,周六上午

  咨询热线:0516——85707122;83902054

  徐州市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胡兵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胡主任说,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保护作用、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引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

  1.慢性

  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

  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

  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7. 其他症状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消化性溃疡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大量出血

  这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并发于十二指肠溃疡者多见于胃溃疡,而并发于球后溃疡者更为多见。并发出血者,其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多在一年以内,但一次出血后,就易发生第二次或更多次出血。尚有10%~15%的患者可以大量出血为消化性溃疡的首见症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

  2、穿孔

  溃疡穿透浆膜层而达游离腹腔即可致急性穿孔;如溃疡穿透与邻近器官、组织粘连,则称为穿透性溃疡或溃疡慢性穿孔。后壁穿孔或穿孔较小而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时,称亚急性穿孔。急性穿孔时,由于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上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痛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而较快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3、幽门梗阻

  大多由十二指肠溃疡引起,但也可发生于幽门前及幽门管溃疡。其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溃疡活动期,溃疡周围组织的炎性充血、水肿或反射性地引起幽门痉挛。此类幽门梗阻属暂时性,可随溃疡好转而消失;内科治疗有效,故称之功能性或内科性幽门梗阻。

  4、癌变

  胃溃疡癌变至今仍是个争论的问题。一般估计,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不过2%~3%,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不引起癌变。

  检查及治疗方法

  X线钡餐检查是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钡气双重对比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内镜检查;对消化性溃疡可作出准确诊断及良性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HP感染的检测: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四类:①直接从胃粘膜组织中检查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或切片染色镜检细菌;②用尿素酶试验、呼吸试验、胃液尿素氮检测等方法测定胃内尿素酶的活性;③血清学检查抗HP抗体;④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HP-DNA。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1.降低胃酸的药物

  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两类。制酸药与胃内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使胃酸降低。种类繁多,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其治疗作用在于:①结合和中和H+,从而减少H+向胃粘膜的反弥散,同时也可减少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②提高胃液的pH,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胃液pH1.5~2.5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制酸药分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碳酸氢钠属于可溶性,其他属于不溶性。前者止痛效果快,但长期和大量应用时,副作用较大。含钙、铋、铝的制酸剂可致便秘,镁制剂可致腹泻,常将二种或多种制酸药制成复合剂,以抵消其副作用。

  抗分泌药物主要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1)组胺H2受体拮抗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H2受体,从而使壁细胞内cAMP7产生及胃酸分泌减少,故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2)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最后一步是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驱动细胞H+与小管内K+交换,质子泵即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酸分泌。

  2.HP感染的治疗

  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达到HP根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

  3.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已知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减弱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促进粘膜的修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