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100种中医药珍籍抢救整理工作获重大进展

    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项目,日前通过了科技部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的专家组的验收,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抢救整理与充分利用获得了重大进展。
    据《人民日报》报道,该项目是科技部于2001年立项的。项目组在现存约3万多种不同版本的8000余种中医药古籍中,将整理抢救的目标锁定在包括16种宋版、50种元版、389种明版、1045种清版在内的1200种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典籍。 
    研究发现,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目资料中存在包括原始书目著录错误、版本考据错误等不少问题,并发现了大量在有关书目中未收录的古籍。项目组对此做了订正或补充,并收录146种在国内已经失传的中医古籍精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中医药珍善本古籍档案管理系统”,记载了书名、卷数、附录、成书年代、作者姓名、朝代、别名、出版事项(版刻年代、出版者等)、内容提要、书籍特征、书品状况、缺损情况、修复状况、藏书地等详细资料。同时研制完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对320种中医珍善本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善本古籍进行了修复。处理图形15万余页,初步建成网络版的中医古籍电子图书系统。由于采用了国际通用大字符集和可扩展标识语言,通过对古籍中病、证、方、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标注,既满足了中医古籍用字的复杂需求,又完全实现了图文关联模式,在检索方便的同时保持阅读古籍的真实感。 
    研究还发现,宋版医书的残缺率为18.7%,元版为6.9%,明版为2.3%,许多破损的珍本古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有沦为孤本乃至绝版的危险。古医籍的复制及数字化工作也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宋版医书的复制率为75%,元版书的复制率为60%,而明版书的复制率仅为34%。所有这些现状,对保护和利用古籍都是极为不利的,亟待予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