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着手构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据新华社深圳10月18日电 从16日起,深圳市开始通过电话访问,在全市开展人群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收集、分析深圳人群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状况,逐步建立覆盖各类社区人群的动态监测系统,为疾病防制策略的制定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目前,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各国均已建立不同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在我国,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组织并给予技术指导的有关急、慢性传染病,出生、死亡(含死因)的多项监测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而在深圳,至今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居民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为此,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在全市着手构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深圳市采用美国的做法,将全市6个区分为56个区域,均匀随机抽出1000多个固定电话,进行电话访问。访问的内容是根据重点控制的疾病,即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肺癌、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伤害所涉及到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不运动、酗酒、不健康饮食、不安全性行为、对高血压缺乏意识、不注意交通安全等,设计了12部分内容的调查。  
    此次调查为期1个月。访问的对象是在深圳市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在18岁以上的居民。据了解,深圳市构建居民危险行为因素监测系统后,每年将开展两次这样的大规模调查,随时更新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