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产生原因查明

     
     
    据新京报讯 齐齐哈尔市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案的调查结果:造成该事件的原因系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因使用假原料产出假药
    据齐齐哈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永文介绍,经调查,造成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的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购入了标识为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该辅料经检验是假丙二醇。据了解,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迅速采取措施,使造成人体严重危害的假辅料———假丙二醇的源头得到及时有效控制。联合调查组已将假丙二醇的来源情况通报给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迅速协查,以防止假丙二醇再次流向市场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贩卖假丙二醇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问题药品去向正在排查
    据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永文介绍,目前,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件已正式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涉案的药品采购、保管、检验等有关人员已被警方采取措施。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对该企业生产的有问题药品销售去向等情况进行排查,并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以使有害药品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综合新华社、《生活报》报道
    ■链接
    齐齐哈尔假药已夺4命
    仍有6名重症病人在抢救中,该药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
    本报讯 国家药监局近日通报,广东发现部分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要求各地立即停止销售该企业的所有药品。那么,这种假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又有多严重?记者昨日赶到广东,采访到了这种不良反应的真实情况。
    4人服假药肾衰竭死亡
    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病区的重症监护室里,几位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就住在那里。
    有位正在治疗的病人叫陈宗明,他全身在不停地抽搐。陈宗明亲属称,目前都用了呼吸机,现在连话都不能说了。还有位正在抢救的病人叫吴明远,是几个人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个,他全身的皮肤已经全部变成了土黄色,人已经基本没有任何知觉。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主任高志良介绍,目前已有4人因注射此药导致肾衰竭死亡。
    高志良介绍,除了已经去世的4位患者外,他们医院现在还有6位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的患者正在抢救,其中3位生命垂危,目前医院已把他们安排在重症监护室。
    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案
    高志良称,这个药除了对肾有侵害以外,它同时对神经系统也有损害,现在所有的病人除出现神经的损害,就是吞咽困难,呼吸急迫,甚至有些麻痹,这都是假药的毒性造成的。
    记者问:“现在解决中毒的方法有没有?”
    高志良说:“最好的就是透析,我们从5月1日一直在透析,完全的解毒药现在还没有,全世界都没有。”
    假药为广东独家中标药
    记者了解到,亮菌甲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肝炎病症的常用药,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直在使用另外一家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但是从今年4月19日开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从而进入了他们的医院。
    《经济半小时》供稿
    ■对话
    层层设卡为何未查出假药?
    齐市药监局局长称原料检验员存在失职行为,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本报讯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相当正规的药品生产企业,其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水针剂生产厂还通过了有关质量认证。这样一家企业怎么会购入假冒原料,并任其通过重重检验关卡呢?
    记者:购买这些辅料的这些人员应该有辨别能力,是不是这样的?
    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永文:应该对原料、原料的辅料依法进行检查,而恰恰在检查过程当中,由于检验员的失职和渎职,把不合格的丙二醇当成真正的丙二醇,而进入了使用阶段。
    记者:为什么没有查出来?
    曹永文:这种情况我们目前都不好直接分析。
    记者:使用了假原料之后,生产出的药品应该是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为什么也没有检查出是有问题的?
    曹永文:这种情况显得很复杂。
    据齐齐哈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永文介绍,这家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前面提到的采购员是位老采购员,却为了利益放弃了这些原则。
    “以前,他买的都是进口的丙二醇,价格在1.7万元左右,而江苏产的价格仅为6000多元。”
    综合新华社、《经济半小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