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呼吁设立“重大疾病救助基金”

    
    据中国医药报讯  4月26日,首都师范大学红十字会与物理系联合举办了“呼唤爱心期盼关注”公益晚会。此举的目的旨在呼吁社会关注贫困患病的大学生,设立“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填补大学生重病保障机制的空白。 
    此前,该校物理系贫困学生小郝于2月份被查出患了尿毒症,且病情迅速发展,每周需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如果进行肾移植手术,费用高达十几万元,而小郝父亲早逝,母亲每月只有600元的收入。同学和老师们得知小郝的情况后,立即发起了爱心募捐,同时,校书法文化研究院开展了募捐义赠活动,短短时间内,共为小郝筹集了医疗费共约15万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捐助下,4月25日,小郝接受了肾移植手术。 
    此次爱心救助行动触动了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萌生了组织此次公益演出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设立“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使得对贫困患病大学生的救助从自发的爱心行动向经常性、制度化的救助机制转化,使贫困患病大学生的医疗救治获得制度性保障。 
    贫困大学生指家庭经济困难的高等院校在校生,目前一般将学生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则为“特困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据了解,目前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总数高达三百余万人。从各地情况来看,政府对大学生公费医疗的拨款只有每人每年40~60元不等,这对于普通疾病或许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对于患了白血病、尿毒症等治疗费用高昂的重大疾病的学生,显然是杯水车薪。而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尚无针对学生的保障制度,尤其是对于患了严重疾病的大学生,更是缺乏应急救助机制。 
    大学生身患重病,往往是通过校内的爱心捐助解决,但是,一方面这种举动缺乏制度性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募捐属于事后的紧急措施,有时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建立制度性的贫困大学生医疗救助机制,尤其是建立针对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的紧急救助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图:首都师范大学红十字会举办的公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