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日前正式开通。这个网络版的中医古籍电子图书系统使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得到整理和抢救。
据介绍,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进行斗争的科学记录,至今仍对中西医学工作具有启迪作用。为避免这些弥足珍贵的医学宝藏损毁亡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科技部于2001年立项,展开“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研究工作。
据《光明日报》报道,此次整理抢救工程的目标锁定为包括16种宋版、50种元版、389种明版,1045种清版在内的1200种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典籍,同时收录了146种在国内已经失传的中医古籍精品。
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对320种中医珍善本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善本古籍进行了修复,初步建成网络版的中医古籍电子图书系统。由于采用了国际通用大字符集和可扩展标识语言(XML),通过对古籍中病、证、方、药进行详细准确标注,既满足了中医古籍用字的复杂需求,又完全实现图文关联模式,在检索方便的同时保持阅读古籍的真实感,为这些中医药典籍的广泛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学术价值奠定了基础。
这一项目日前已经通过科技部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的专家组的验收。
据介绍,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进行斗争的科学记录,至今仍对中西医学工作具有启迪作用。为避免这些弥足珍贵的医学宝藏损毁亡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科技部于2001年立项,展开“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研究工作。
据《光明日报》报道,此次整理抢救工程的目标锁定为包括16种宋版、50种元版、389种明版,1045种清版在内的1200种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典籍,同时收录了146种在国内已经失传的中医古籍精品。
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对320种中医珍善本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善本古籍进行了修复,初步建成网络版的中医古籍电子图书系统。由于采用了国际通用大字符集和可扩展标识语言(XML),通过对古籍中病、证、方、药进行详细准确标注,既满足了中医古籍用字的复杂需求,又完全实现图文关联模式,在检索方便的同时保持阅读古籍的真实感,为这些中医药典籍的广泛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学术价值奠定了基础。
这一项目日前已经通过科技部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的专家组的验收。
阅读下一篇
乌鲁木齐9日将新开10个艾滋免费检测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