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滴耳液耳朵会流脓

  全程导医网 徐州医药频道: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外耳道软组织,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类,多发于夏秋季节。引起急性外耳道炎的主要原因包括掏耳朵、异物损伤、药物刺激等。患上急性外耳道炎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则可转变为慢性外耳道炎。若慢性外耳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可能感染至中耳,造成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

  儿童是中耳炎的高发者。急性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少数为病毒感染。急性中耳炎若没有及时规范治疗,一旦转化成慢性中耳炎,将后患无穷,有可能诱发渗出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耳内长期流脓、鼓膜穿孔,再甚者可引发胆脂瘤型中耳炎,严重者可引发颅内外并发症,如面神经麻痹、脑膜炎、脑脓肿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滴耳:穿孔后不能用酚甘油

  使用滴耳液滴耳,目的是让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在病灶,起到消炎杀菌或软化耳屎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常用的滴耳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抗生素消炎类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氯霉素滴耳液可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激素类滴耳液。作用是消除水肿,但需要与抗生素消炎类滴耳液合用,防止炎症扩散。

  3.酚甘油滴耳液。用于外耳道炎症的杀菌、止痛。但需注意的是,只用于鼓膜未穿孔者,穿孔者不要用。一方面酚甘油滴耳液含有的石碳酸可导致穿孔更大,另一方面,酚甘油滴耳液含耳毒性,能刺激内耳,在鼓膜穿孔后使用,有可能引起耳聋。另外,酚甘油滴耳液一般只用3~5天,长时间使用可导致鼓膜增厚,引起听力下降。

  4.4%硼酸酒精。具有清洁外耳道的作用,对外耳道瘙痒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外耳道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5. 双氧水。具有抗菌、清洗脓液、止痒作用,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较多时。滴药前首先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洗净后,再滴入其他治疗耳用药。

  6.软化耵聍滴耳液。碳酸氢钠滴耳液(也称耵聍水)是碱性溶液,用于外耳道耵聍栓塞,能软化耵聍,以便取出。但因其软化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若掌握不好,耵聍在耳道内膨大可引起疼痛不适,因此最好在医院处理。

  7. 粉剂类药品。主要是土方偏方,尽量不要用,不但堵塞外耳道,而且妨碍医生检查病情。

  8. 耳毒性药品。氨基甙类滴耳液,如庆大霉素等,可致聋。

  服药:急性耳炎,应合用抗菌素

  患有急性外耳道炎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较严重时,在使用滴耳液的同时,应服用抗菌素以增强疗效,一般正规的治疗需要10天疗程。而非急性耳炎,如真菌性外耳道炎,一般不建议服用抗菌素。

  一旦发生鼓膜穿孔,一般治疗1个月后鼓膜会重新长起来。如果鼓膜3个月都长不好,就要考虑手术修复。

  “一旦出现外伤性的鼓膜穿孔,就不能使用任何耳药水。因为外伤性穿孔有自愈的可能,滴耳药水可能导致穿孔不愈合。”于锋说,日常生活中,把耳朵鼓膜弄破的例子时有发生,比如,有人掏耳朵把耳膜捣破;有人被扇巴掌后导致鼓膜破裂;有人到按摩店按摩时技师用手掌捂住耳朵做增压减压的动作,把耳朵鼓膜弄伤;而从医30年,于锋见过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对情侣亲热时,男方把女友的鼓膜吸破。

  护理:不掏耳朵+预防感冒

  于锋提醒,外耳道炎的护理十分重要,生活中应注意:

  1.尽量不掏耳朵。不用不干净、尖锐的物体挖耳朵,以免感染发炎。成人外耳道口到鼓膜的距离只有3.5厘米,用棉签清理耵聍时,伸入外耳道的部分应在2.5~3厘米之间,以免刺伤鼓膜。此外,不到按摩店、美容店采耳,一是用具消毒没有保证,二是非专业人员有可能把鼓膜弄伤。

  2.预防感冒。夏天是感冒高发季,耳炎往往是由感冒引起,咽鼓管不通气可引起渗入性中耳炎。

  3. 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外耳道。游泳或洗头洗澡,如果有水进入耳朵应立即用棉签将水擦干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此外,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学习或玩游戏等,容易让耳部精细的血管神经受压。这是不少患者耳鸣却查不出病因的原因。坐下来超过1小时,就应该进行体育运动,以及适当放松颈部。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