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启动以来,遇到的难题是什么?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昨天上午,河南省推动新医改及五大工程建设研讨会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及各市相关医院负责人就“推动新医改以及五大工程建设”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新医改”遇到新问题」
“小病进社区”,可患者感冒还往大医院跑
郑州市“医改”进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具有代表性。
据介绍,郑州市辖九区、六县(市),市区常住人口300余万人。十年来,通过省、市、区公立医院主办,企事业医院、城区内乡镇卫生院改造、转型和向社会公开招标等多种途径,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5个,服务人口261.5万人。
郑州市2008年率先推出了“片医负责制”这一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郑州市卫生局妇社处的有关负责人说,依据省、市《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社区卫生服务目前还缺乏有关房屋使用、人才引进、资金补助、医疗保险等相关配套文件的政策支持。社区首诊制尚未实行,“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患者就诊还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造成相对性的“看病难”,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也受到制约。“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
全科医学人才缺乏
按照国务院有关指导意见,每一万名居民要配备2~3名全科医师,但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数量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基层医院转型或上级医院设点,工作人员以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医生,缺乏全科医学知识。
另外,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与大医院医生相比,受尊重程度较低,而且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尚不配套,缺乏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扎根社区的有效激励机制,依然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议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编定岗,人员工资纳入财政供给。”郑州市卫生局妇社处的相关负责人建议,出台相应政策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搭建有利于业务发展的平台。
社区看病报销不顺畅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医疗机构,而申请加入医保的门槛费和日常维护费用过高,使得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保望而生畏。
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审批是根据规划建设随时进行的,而医保的审批一年只有一次,这使得一些新建成审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及时加入医保。郑州市卫生局妇社处的相关负责人建议,医保部门随时审批,以确保社区居民能及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到医保服务。
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目前医疗纠纷解决主要有医患协商、行政调解和诉讼三种途径,但实践中遇到诸多问题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据对郑州市属12所二级以上医院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7年、2008年3年发生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医患纠纷达210件。“2009年上半年,郑州市已发生10余起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
因此,郑州市卫生局医改办有关负责人在报告中建议,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机构按规定向保险机构交纳医责险;司法局牵头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免费受理纠纷并调解;如医疗机构有过错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为患者开辟第三方公正、公平、高效且免费的调解新途径;卫生、司法部门共同建立专家库,第三方调解委员会组织调查、依法调处,同时,公安部门也要严格执行政府令,快速介入等。
「公立医院医改方向」
公立医院费用将由政府“埋单”
“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围绕体制、机制、结构三大方面进行改革。”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田常俊在会上做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的报告。他说,由于公立医院的改革涉及发改委、劳动保障、药监、卫生、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所以公立医院是所有改革中的难点,同时也是医改的主题。
在提到政府投入问题时,他表示,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中已经明确:对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将全额预算予以保证。而同时,国家允许社会力量创办医院,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非常明确,两个字‘购买’”。按国家规定,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补助。
而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所需的基本建设费用也将由政府安排,这其中包括运转费、人员编制等费用,在进行绩效考核后,政府按绩效考核进行核补。此外,人才培养等问题也将由财政部门合理补助。
对于公立医院,首先牵涉的基本建设等投入也将由相关部门列入专项报告,政府将逐步安排,“虽然是逐步,但也带来了希望”。此外,对于突发应急事件时发生的费用,也将由政府专项补助。
医院编制需要“松绑”
对于公立医院的编制问题,也是需要改革的内容。田常俊提到,公立医院的编制制度20多年来基本上没怎么变过。如今,医疗机构想进个研究生,也需要多级领导进行研究,“想要留住人才,必须对编制问题进行‘松绑’”。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引进“理事会”、“董事会”为构架的运行结构模式,田常俊说,中央打算先搞试点,然后逐步推广。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谈到《新医改的新动向》时也提到,公立医院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开分院,或引入社会资本开诊所,公立医院并购公立或者民营的社区医疗机构,让本医院的医生在自己投资的诊所中“多点执业”。
而对于供方投入多元化的医院,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提供服务。比如,社会资本进入的领域可以开展高端服务,面向高收入人群。而纯政府投入的综合医院则面向普通百姓。
与医保政策对接还需协调
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医保政策也需要进行对接。田常俊说,目前不少医院的病人都需要加床才能住进去,有的科室住院人数远远超出住院床位,多出10%~20%还算比较正常,有的甚至多50%.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医疗安全。而这与一些医保制度的设置有关。“一些项目只能住院才能报销”。他举例,白内障做的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香港一些医院,手术后可以直接回家,不需要住院,但目前省内的医保政策上规定,不住院不能报销。而这与医疗机构要求缩短住院天数、简化流程、加快床位周转来降低患者费用相矛盾。“这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此外,他认为,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需要着重抓的问题,合理用药仍然是关键。他举了一组关于抗生素的数据,据调查,我国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而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倍,全球第一。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这个问题目前已成了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因素。为此,他提到,我省要落实合理用药培训制度,还要加强临床医生查房制度。
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