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爸爸如何有知识、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爸爸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如果和小伙伴在闹别扭的时候,他们便会觉得自己是势单力薄。
单亲家庭中,有70%以上是母亲带孩子,这些的母亲中,再婚的只是一部分,即使是再婚,由于一些继父对先前的孩子,在情感上接纳不够或排斥,作为继子女的儿童,仍会感到孤单无助。单身母亲经济的窘迫、情感的无助,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再婚母亲如经济不独立或对方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爱,对儿童的心理伤害仍是很大的。
很多失去父爱的孩子会感到孤单,他们无力去面对曾经有过三人幸福生活。为了不让满腹怨恨的母亲伤心,他们宁可牺牲自己对爸爸的思念,也不同爸爸见面。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性格上变得孤独冷漠、多愁善感,人际交往上也不主动、不合群,做事缺乏自信。
其实,父母即使离异,也还是孩子最亲的爸爸妈妈,家长不应把夫妻间怨恨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那样会导致更多的不幸。夫妻双方在闹矛盾的过程中,尽量避开孩子,既不能当孩子的面吵闹,也不能把各自的怨气泼到孩子身上,更不得虐待孩子,不然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
母亲受到感情的伤害后,不要把这种阴影映射到孩子身上,不要老说丈夫的不是,把责任都推给丈夫,免得孩子对爸爸滋生怨恨,而真正失去父爱。如果母亲拥有孩子的监护权,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振作精神,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更不要把孩子圈起来,且要多花一些时间陪陪孩子。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要主动地与孩子的爸爸沟通协商,不能感情用事,他伤害了我,就是冤家仇人,老死不相往来。要理智冷静地商量,共同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感受到完整的爱。允许孩子与父亲联络并与父亲一起玩乐。
母亲要了解孩子的心思、想法和感受,要善于为孩子解忧排难,遇事多与孩子商量,让他像大人一样参与家庭的决策。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交朋友,多些表现机会,消除他的孤独寂寞感。
与孩子的父亲离婚了或者孩子的父亲不在了,母亲应有勇气把事实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以后爸爸不再同他们一起生活了,或者再也见不到爸爸了,但母子俩人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相信每一位母亲,都不愿意让孩子遭遇亲人离别或辞世的伤痛,但生活中的“黑色”却不可避免地不期而至,离别和死亡让我们无法回避。孩子也需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有为失去深爱的人恸哭的权利,因为只有直面离别和死亡,体验悲伤,孩子才能慢慢懂得人生,珍爱幸福和生命。
跟孩子谈论离别和死亡时,尽量不使用过于委婉的话语,避免他们对人生如此的灾难产生误解,让他们知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发生、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如果孩子很难过,不妨鼓励他哭出来,或把当时的感觉说出来;同时给孩子充满爱意的拥抱和关切的眼神,这样做孩子会有安全感。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恐惧、懦弱、自卑等。所以,单身母亲要加强对孩子的这方面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