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综合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最常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由于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ASO患者多合并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等伴随疾病,这不仅加重了病情,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下肢缺血的治疗原则是应努力行血管重建术,以恢复组织血运。但有些患者由于闭塞远端的动脉没有满意的流出道,常不能施行介入及手术治疗,而常用的扩血管药物难以使闭塞的血管复通,因此将面临截肢的可能。
干细胞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国内外已有多家医疗单位报道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大多数达到了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的目的,冷、凉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充分说明了这一技术具有可行性。我们对下肢严重缺血而又无法进行介入或手术搭桥的患者开展此项技术,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机制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主要利用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干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利用这一原理,将骨髓或外周血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 或刺激缺血部位新生血管形成,建立侧枝循环,同时骨髓干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的发生,刺激周围成熟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自2002年国外学者首先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取得成功以来,此项技术在国内逐渐开展,尤其对严重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足部疼痛、溃疡、坏疽,可降低截肢平面甚至避免截肢,使截肢率从20%降到2%左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造血中枢,在外周血中含量很少。骨髓有多种不成熟的细胞,能分化为造血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多数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为老年人,且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其骨髓质和量均较差,干细胞的含量较低,因此可采用基因重组人G-CSF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增殖,释放入外周血,再经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干细胞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