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院长讲坛:自去年11月1日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推进后,作为新一轮医改试点省份,江苏的医改受到全国关注。徐州市中心医院,作为苏北综合实力强、临床技术水平高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新一轮医改中,院长张培影在推进医改、谋求发展中提出“顶天立地”,对内以学专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内涵建设,切实树立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形象,对外主动承担责任、加大帮扶力度,下沉优质资源,为医改中地市级医院的建设发展树立了样本。
“顶天” 瞄准前沿切实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地市级医院的建设发展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综合实力要强,技术水平要高,要能“顶天”:要有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抓学专科建设要一着不让。徐州市中心医院始终瞄准微创医学、急救医学、脏器移植、生物工程等医学前沿,以内镜诊疗技术、介入诊疗技术为重点,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外科大力发展胸腔镜、脑室镜、椎间盘镜、关节镜等微创技术,内科重点发展介入、生物治疗等技术。
“十二五”期间,医院累计开展“三新业务”426项,获省新技术引进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市新技术引进奖158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58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4项。经心外膜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射频消融、经心包消融治疗心动过速等技术为徐州市首例开展;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全省第一,结构性心脏病、射频消融手术位居全省前列;心衰的综合治疗、肿瘤的生物治疗、肺癌的早期诊断等多项疾病的综合诊疗形成区域优势。
医院现有11个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33个,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院,通过了省卫计委的全面验收,成为江苏省第二家三级康复医院,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康复医院;医院成立了苏北地区第一个血管外科、徐州地区第一个综合医院小儿外科,开设了手足显微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心脏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诊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儿童诊疗中心、肿瘤中心、骨病中心、脑病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及癫痫治疗中心等影响力广泛,其中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运行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生殖医学中心顺利通过省卫计委组织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资质评审,成为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具备试管婴儿资质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诊疗中心被市卫计委认定为市级诊疗中心。
追踪医学前沿技术, 推广常规成熟技术, 指导基层规范技术。各层次学术活动不断。“十二五”期间,医院承办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年会、研讨会和学习班107场,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2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含厅级)课题52项,发表SCI论文347篇,统计源期刊986篇(其中中华级论文399篇),出版专著147部。医院紧跟国内国际医学发展前沿,积极与国内国际一流医院合作,搭建高层次医疗合作交流平台。与上海华山医院签订了学科与人才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意大利罗马圣菲利普纳里医院、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结为友好医院……这些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有特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高品质综合性医院创造了新机遇,也让区域内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的医疗服务。
“立地” 上下联动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在十二五期间,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了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的定位。该院秉承“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提出了“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创新工作思路,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增推力”的原则,组建了“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下辖22家二级以上医院、175家乡镇卫生院,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近20个地市、147个县区。
依托医院强大的人才、技术水平及科研平台,积极打造区域急危重症诊治中心、疑难病症会诊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医疗人才培训中心及临床检验中心,同时切实发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龙头作用,开展了持续的“千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活动。“十二五”期间,累计出行专家15244人次,定点帮扶卫生院2724次,授课198次,开展手术1765台次,切实做到“派出一个团队、带好一所医院、培养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群众”。
“为社会承担责任、为大众呵护健康、为医院创造价值、为自己铸造辉煌”。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紧密型医疗集团才能切实落实分级诊疗,也是按照政府要求,徐州市中心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做大”的目标,医院目前布局: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脑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徐州市康复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分院(徐州市医科所)、徐州市中心医院双沟分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机关分院(徐州市机关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级贯穿体系: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县级医院(专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一体的紧密型医联体。
当前,徐州市中心医院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努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的“五个转变”要求:在发展方式上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在发展目标上,由大型综合性医院向研究智慧型医院转变;功能定位上,由以临床为主型向医教研融合型转变;管理方式上,由制度管理向制度和文化管理结合型转变;人才建设上,由拔尖人才培养向打造一流学术团队转变,坚定不移推进医院发展。
转自《中国改革报》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