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对话]徐矿总院院长杜庆国:引力、潜力、凝聚力

  转载自徐州日报:

   徐州是我省的卫生大市,医疗资源充足,竞争激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作为一家企业医院,曾以其独树一帜的竞争态势和创新优势,赢得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医院整体实力快速增强。近两年,医院因扩大医疗生产需求而遭遇了暂时的困难,个别职工思想不稳定。2006年,杜庆国院长走马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点在了“人才工程”上。

   记者:杜院长,听说你的人才“截流”工程很成功,一批本来想走的技术人才最终选择了留下。许多专家说,他们是被你的爱才、识才、惜才所感动。

   杜庆国:我与许多专家交流、谈心时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对矿总院怀有深厚的感情,不舍得离开,愿意为医院发展进取拼搏、竭尽全力。我们院领导班子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在充分展示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医院创造业绩。我接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队伍,引导全院医护人员,正视困难,树立信心,同心协力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记者:如果说“正视困难”好做到,但要让全院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树立信心、相信未来,应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吧?

   杜庆国:信心的树立既要靠实力,更要靠希望。客观地说,徐矿总院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努力,综合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我院是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淮海肿瘤医院,国家矿山医疗救护徐州分中心;院内还附设有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省煤矿创伤急救研究所、市糖尿病防治研究所等机构。硬件方面的优势出非常明显,我们投资近亿元的现代化、智能化综合病房楼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床位超过1000张,位居全市第三。各种设施配套齐全,设备精良,是目前市内最先进的病房楼之一……这些,都是我们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实现重新崛起的有力支撑。

   记者:你多次在会上提出是“名院养名医”还是“名医树名院”的思考,在你心里,名院、名医,哪个份量更重一些?

   杜庆国:名医、名科、名院这“三名战略”,是支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支柱,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份量一样重,缺一不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更强调人的作用,注重发挥人的潜能和智慧。我院的内分泌科是徐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市糖尿病防治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糖尿病的预防和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年初,科主任提出要扩大糖尿病诊疗范围,拓展新业务。为此,我们增加投入添置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成立了徐州市首家糖尿病足诊疗中心,汇聚骨科、介入科、中医科、核医学科、微循环科和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共享,使这一专科迅速壮大。

  我院的肿瘤学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内科等专业技术实力也很强,共有7个市级专业重点学科、专科;我们还有146名专家,有4位博士,5位在读博士,有7人被徐州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记者:一年多来,医院的总体发展情况怎么样?

  杜庆国:这份10月的报表,可以显示真实的情况:日住院病人一直在千人以上,病床使用超过100%,综合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20%。这充分表明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让他们看病放心、满意。

  记者:矿总院的发展变化,徐州医疗界也是有目共睹。杜院长,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成绩的?

   杜庆国:医院发展壮大,要靠好的思路,更要靠好的班子。我院的领导班子很好,几位副院长都是专家型院长,业务能力、管理水平都很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形成合力,工作就好做了。对此,我很幸运。

   记者:下一步,医院有什么新的目标?

    杜庆国:我们的新大楼投入使用后,今年又继续投资一千多万元进行了住院条件的完善及设备更新,相继改造了供应室,整修了旧的病房楼,1000平米的全市一流的体检中心即将建成。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相信通过全院职工几年的共同努力,徐矿总院一定能建成一所具有现代化水平、综合技术实力一流的基本现代化医院。

 

   原载徐州日报健康周刊 2007年11月9日。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