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ene & Development》杂志上,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给出了一种急性淋巴白血病(ALL)类型发育以及对靶向化疗药物imatinib(伊马替尼)敏感性如何通过肿瘤细胞和寄主微环境相互作用减弱的新信息。
ALL是一种骨髓癌。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罹患此病。这种病害的主要特征是外成熟白血球的过度制造。ALL的一种恶性形式是因为一种染色体易位(Ph,即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所导致。这种易位是9号和22号染色体异常融合在一起所致。Ph+细胞表达一种由染色体融合形成的致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CR-ABL。BCR-ABL是一种活泼的酪氨酸激酶,能够促进细胞增殖的失控。
Imatinib是一种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是Ph+ ALL患者对这种药物的应答并不完美,从而导致较短期的免除和更迅速的抗药性的出现。总的来说,对imatinib反应不佳的Ph+ CML和ALL患者,其BCR-ABL激酶中都发生了突变,使它产生了抗药性,但是Ph+ ALL中突变率增加的背后原因却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
Williams和同事利用一种Ph+ ALL小鼠模型跟踪研究了imatinib抗性的形成过程。他们加工了表达BCR-ABL的淋巴细胞祖细胞,这种细胞缺少肿瘤抑制蛋白ARF。有趣的是,缺少ARF、表达BCR-ABL的淋巴细胞具有很高的侵略性,只需要引入20个这样的细胞久能够诱导健康小鼠在3周内发生致死性的ALL。尽管CML实验支持了有关白血病起源于一类罕有的癌症干细胞的理论,但是这项新的研究则表明,Ph+ ALL并非起源于癌症干细胞。
进一步的遗传学实验解释出,来自寄主动物骨髓微环境的信号能够帮助ARF缺失白血病细胞在接触imatinib时存活下来。研究人员推测,相似的信号可能滋养了人类患者的ARF缺失Ph+ ALL细胞。
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Bcr-Abl)阳性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成人患者的口服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阻断多条信号传导途径,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此外,该药还能抑制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RG等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起到抗瘤作用。
不少家长希望用膏方给孩子“打身体底子”:“少生病,才能多读书”,这也是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笔投资。中医临床医生直叹这是“想当然”:健康的孩子没必要吃,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理,就能提高抵抗力;如果盲目服用膏方,“补过了头”,可能引发代谢紊乱、肥胖、早发育、性早熟等。
无奈,部分家长“求补心切”。中医医生告诉记者,如今“儿童膏方”居然也开始在网上叫卖,质量与服用安全堪忧。
在一个知名购物网站上,记者键入“儿童膏方”,结果跳出了各类“独门儿童膏方”、“儿童型固元膏”、“儿童增智膏方”……声称能“促进生长发育、脑发育、治小儿哮喘”、“适合3岁以上儿童,对脑部发育有很大好处”、“治疗夜惊症、梦游症、遗尿症、儿童恐怖症”,等等。记者还在“购买者评价”中看到了不少家长的留言,诸如“味道不错,孩子能接受”。
对此,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朱凌云忧心忡忡:“且不说‘千人一方’的疗效如何(中医膏方讲究“一人一方”),膏方本质上是药,没有资质者在网上卖药,质量、安全都存在极大隐患!”
是否已沦为市场的逐利点?
在朱凌云看来,儿童膏方市场不断扩大,也折射着社会众生相。
“一个孩子来医院,总跟着几个家长,少则2个,多则6位——一家三代全部到齐。可老人呢?多是一个人独自就医,颤颤巍巍的。”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张大姐觉得“很没意思”:“关爱”常常只“向下”,而很少“向上”。
记者也听说,有些医生用“讨巧”来形容儿童膏方门诊:“相比成人膏方,儿童膏方比较简单——孩子一般没什么复杂的病,以消化道、呼吸道两类毛病为主;老医生开出一张标准方,其他医生有时只要加减一些药材即可。而且‘爽气’,家长关注孩子健康,不在乎花钱……”
有人据此提醒:家长的关注点,难免沦为市场的逐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