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当下算得上热点词汇,对成功的追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成功”的解释是:获得预期的成果。什么是预期的成果呢?每个人因为不同的价值观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标准。
一个小小山村的高中毕业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当算成功。但在苦读几年之后,也许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才算成功。然而接下来还须继续奋斗,在好的工作岗位上必须苦苦干上一些年,积攒上足够的钱买房买车才算成功。
这样说来,成功似乎是无止境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你成功了,还有比你更成功的人。你好不容易才按揭住进了公寓,别人凭借实力搬进了花园洋房。如此社会氛围下,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成功”教育,知道社会上充满竞争,只有成功才可以挣大钱,开好车,过受人尊敬的生活。五花八门的成功学及训练方法也应运而生地充斥于书籍报刊和各类电视节目中,堂而皇之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我看到一条消息,一个叫圣心瞳的年轻人给报社写信,倾诉自己二十二年来只能用“疼痛”形容的成长经历。因为长相丑陋,从小遭人嫌恶,中专毕业至今三年一直没勇气找工作,自闭家中羞于见人,终日过着阴郁灰暗的生活。他不仅要忍受亲友同学的冷眼和嘲弄,更不敢奢望爱情,因为“女生们连正眼都不会看我一眼”。痛定思痛,他决计通过整容改变命运,用“死也要整容”表达改变自己的渴望。然而,整容不仅仅是决心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大笔经费,但他的家境窘迫,母亲下岗,父亲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还随时可能拖欠不发,连供自己上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
圣心瞳决定求助媒体,因为他坚信“一篇报道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圣心瞳的信以其言辞的激烈、痛苦和绝望引起了注意。记者想知道那到底是怎样一副面孔,竟会把一个花样年华的男孩折磨得如此不堪?为稳妥起见,在决定编发求救信之前进行实地调查。
结果令记者大为震惊,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站在记者面前的圣心瞳不仅长相不丑,家境也远称不上贫寒,他甚至还拥有一份收入不错可称得上体面的工作。得知记者已经查明真相,年轻人并未流露出一丝惊讶,并且进一步表示,不怕记者公布他的说谎行为,只要能帮助他实现整容和成名的梦想。
当记者问:“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吗?”
圣心瞳的回答坦率得令人齿冷:“我想过好日子。为了改变生活现状,我把自己卖了都行!”
记者再问:“什么才是好日子?”
圣心瞳说:“住在北京,有车有房有事业,有一个爱自己的老婆,可以住在别墅里,不用上班,钱就源源不断地进来,我就坐在家里打游戏,那样才有尊严!”
记者问:“为什么不脚踏实地去获取成功呢?”
圣心瞳嘲弄地笑了:“你太天真了。我明白社会怎么运作:要么有钱、有机遇,要么认识人、有关系,水平不重要。”
当我在电视上见到这个年轻人时,他已经因为说谎行为被单位开除,但另一方面,他似乎也“获得预期的成果”。一家美容院承诺为圣心瞳免费整容,并且描绘整出的效果将好于他的期望“一百倍”。商家为何如此行动,原因不言自明。在某种意义上,媒体对圣心瞳事件的关注,使他如愿以偿成为“名人”,为他整容的广告效益“事半功倍”。
这就成为一个悖论,无论记者对这个事件采取何种态度,即使揭露真相,即使批评和质疑,只要还在关注还在报道,就在实际上形成对圣心瞳的一种帮助——帮助他成名。面对记者的质疑,圣心瞳难掩心底的得意。几个月后,整容后面目一新的他将会信心满满地步入娱乐圈,向着他所认为的成功路进发。这似乎是一次命运的豪赌,“一篇报道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圣心瞳以谎言为赌注居然赢了,以“成功”的字面意义而言,他获得了预期的成果,他的命运确实从此得到改变。
但这算真正的成功吗?我没有必要掩饰我的失望。坦率地说,我理解圣心瞳对于成功的渴望,也理解他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无奈,但我不喜欢这个年轻人,不喜欢他对生活的那种态度,更不喜欢他在谎言得逞时的得意。为了成功,圣心瞳可称得上“处心积虑”。“处心积虑”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都为自己的成功在“处心积虑”着。然而,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的成功不应是短期行为,好的目的应当由光明磊落的手段和努力获得。
近几年,媒体大量报道了借助网络或媒体成功的人物和事件,一夜成名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我不知圣心瞳往下的路会怎样走,以谎言骗取成功是否能支撑他的一生。假如他从这次说谎行为中得到鼓励,以为是可以复制的成功手段,终有一天他会受到命运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