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5.9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此后又发生1次7.5级地震,两次地震发生海域相距约450公里。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多国受到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海啸灾难之后,受灾最重的斯里兰卡、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已经转入灾后防疫行动。
海啸所引起的传染病问题,与大型水灾基本类似。一般说,灾后防疫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灾害冲击期 灾害突然袭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抢救生命自然是抗灾的第一要务。在这一时期,当务之急是妥善处理伤员。
灾后早期 从幸存者脱离危险撤离到安全地点的时期,称为灾后早期。在这一时期内,首先是要保障饮水安全。因为海啸会破坏灾区的供水设施,海水倒灌会使地表水无法饮用,死亡人畜及大量垃圾可造成水源污染。缺水可能导致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其次,是保障食物供应。在这种条件下,大多数人不可能烹调食物,需要依靠外部的食物供应。在炎热地带,没有防护的食物很容易变质,造成食物中毒和消化道疾病流行。此外,居室被毁,很多人只能露天居住,很容易受吸血昆虫的侵袭,从而引起虫媒传染病流行。蚊帐、驱避剂和杀虫药物是防止这类疾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灾后晚期 是指从灾民搭建临时房屋至定居这段时期。由于居住拥挤而容易流行呼吸道传染病。此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在热带地区,如果发生在我国,尚存在防寒问题。因此在这个时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防疫行动的重点。另外,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将更多地与积水和泥泞打交道,此时,通过疫水传播的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和血吸虫病等容易发生流行。在这一时期,灾民可能离开家园去异地谋生,可将灾区的疾病携带到其他地区。所以,需要对流动人群加强防疫。
后效应期 从灾民返乡到重建家园这段时间即后效应期。灾民返回故土可能将一些外地的疾病带回灾区。另外,灾害改变了灾区的生态环境,可能改变一些疾病的存在条件。如海啸常在沿海低洼地区造成一些盐碱积水区域,这种水洼最有利于霍乱弧菌的繁殖,有可能造成霍乱流行。
此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不会对我国造成直接影响。然而,我国以东的太平洋洋底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因此,汲取此次灾害的教训,对于我国今后对抗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是有益的。虽然海啸是一种破坏力异常巨大的自然灾害,但只要了解了灾后传染病的发生规律,事先有所准备,就可以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俞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