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热捧4分钱处方没有意义,反而容易对医生构成道德绑架,使其在给患者看病时束手束脚,更多纠结于药价而非药效。但“小处方”精神应该得到提倡。一是开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二是化整为零,开具“小纸包药”。医院应加强信息公开,对医生处方严格审核,设计统一规范的分装袋,消除医生后顾之忧。
河南郑州一名2岁多的孩子晚上出红疹,家长跑了多家药店都关了门,最后在一家医院,一位女医生问明情况后,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4分钱!2月7日,当@溜溜的闯在微博上晒出这张处方后,迅速引爆了网络。
因为稀有,所以珍贵。在看个感冒动辄花上百元乃至几百元的背景下,类似这样几毛钱、几分钱的小处方,每每曝出都会成为舆论焦点。不过,除了赞扬和叫好,也有人提出质疑,难道只有开便宜药的医生,才是有良心的医生?药价越便宜,医生的医德越高?
客观地说,每个人病情不同,处方并不具有可比性。正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兆平所言,“不该开的药,一分钱也多,该开的药,100元也不多”。而开出这张4分钱处方的当事医生也坦言,这是她开过的最便宜的一个处方,“如此低价只是个例。”因此,单纯热捧4分钱处方没有意义,反而容易对医生构成道德绑架,使其在给患者看病时束手束脚,更多纠结于药价而非药效。
时下,类似“4分钱处方”之所以引发赞誉,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医生的不信任,以及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患者来说,担心医生为了回扣提成乱开药、多开药,却又无从判断拿到的处方是否科学合理。于是,处方金额就成了最直观的标准。药价便宜,医生从中渔利的可能性就小,反之就有过度医疗的嫌疑。这样的逻辑推理固然有失武断,但医生们除了为自己鸣不平外,更要思考如何让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让医德清晰可见。
本案中,4分钱属于个例,但其背后的“小处方”精神应该得到提倡。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对于小女孩的过敏,当事医生没有选择价格更高的名贵抗过敏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开了人们最常用的扑尔敏,切实践行了其从医理念“让大家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二是化整为零,开具“小纸包药”。时下,医院为了多赚钱,喜欢成盒成瓶地开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造成极大浪费,往往药没吃完病就好了,剩下的药白白放到过期。相比之下,“小纸包药”更科学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开具适合剂量的药物,病好了,药也吃完了。
提倡小处方精神,除了靠医生的医德外,更有赖于制度的保障。一方面,医院应加强信息公开,公布常见疾病的指导用药和参考费用,哪些药物、价格多少一目了然,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有个比较。同时,对医生处方严格审核,凡缺乏充分理由开具名贵药物者给予处罚,取消处方权。此外,完善药房管理服务,设计统一规范的分装袋,标注药物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等相关信息,消除医生对开具“小纸包药”安全性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