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的中医辩症论治

    周恩超博士介绍,慢性肾衰的病机多为正虚邪实,其治疗比较复杂。或扶正治本,或祛邪治标,或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因而正确的辩证施治,因人,因证,因时灵活应用汤方加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总体而言,中医治疗慢性肾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脾益气法

    主要用于脾虚,或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者。病人常见症状为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中尿臭,腹胀便溏,或舌质淡有齿痕,脉象沉细等。

    温补脾肾法

    主要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腹胀尿少,畏寒肢冷,面色白,腰膝酸软,舌淡胖嫩,脉沉弱。

    滋养肝肾法

    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或者阴虚阳亢者,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手足心热,足跟疼痛,皮肤干燥,烦躁不安,舌苔薄黄,舌质红,脉象弦细。

    益气养阴法

    主要用于气阴两虚者,症见全身乏力,口黏口干,饮水不多,口臭,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舌淡齿痕,脉沉细。

     阴阳并补法

临床常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全身水肿,腹胀纳差,或身有畏寒而手足心热,或上热下寒,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者

其它还有 益气固脱法、祛水除湿法、泻肺利水法、通腑泻浊法等等。

    周恩超博士介绍,慢性肾衰病机复杂,症状多变,在治疗中除要求上述的辩症施治外,还要求临症当权衡缓急。具体讲,1、缓则治本,扶助正气,肾病患者病程缠绵,久病多虚,此时必须辨清究竟属于气、血、阴阳何虚,而采用相应的益气、补血、养阴、助阳之法,同时要护养胃气。通过扶助正气,病人不仅症状明显减轻,而且化验指标亦明显改善。2、急则治标,以祛邪为首务,通过治标缓解 病情,而后再治病求本。标本并重,扶正与祛邪兼顾。此时病人标病并不甚急,标本同治以图两全之策。另一方面,治疗慢性肾衰,调理脾胃亦非常重要,提高机体抵抗力是治愈疾病的基础。

    总之,由于慢性肾衰病情复杂多变,本虚标实,标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因此在治疗上如何把握标本关系很重要,什么时候祛邪为主,什么时候以扶正为主,什么时候标本兼治,辩症愈细,愈能掌握其变化规律,也更能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