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应及时坚持治疗

高  辉

      现代医学对酒渣鼻病因的认识还不清楚,说法很多。但多数认为酒渣鼻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阳性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下,也就是患有酒渣鼻病症的人,有很多容易引起颜面充血的因素,如过冷过热的温度变化(北方冬季室内室外温度的悬殊变化),饮浓茶、饮咖啡并且受强日光照射、服扩张周围血管的药物、有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变化、感染和情绪激动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发病的诱因或加重病情。同时也发现酒渣鼻患者,比正常人面部易发生充血、发红、出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状况。

    门螺杆菌与酒渣鼻的关系

    一些学者对酒渣鼻患者长期观察,发现他们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尤其是胃窦部胃炎和十二指肠的异常改变。组织学上胃部炎症占93.5%,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增高,100%患者血清学或组织学其中一项为阳性。因为幽门螺杆菌居住于人和其它哺乳类动物的胃特别是胃窦部。经过抗幽门螺杆菌有效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幽门螺杆转阴,酒渣鼻在2—4周内痊愈,同时胃炎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可见幽门螺杆菌与酒渣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能刺激胃泌素的合成,血清胃泌素也会升高。同时也证实,胃泌素是一种皮肤红斑诱发物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使得反应蛋白升高,其升高可能与血管炎反应有关。所以认为酒渣鼻可能是一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细胞毒素和细胞因子介导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外症状。然而也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与酒渣鼻无关,其根据是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对抗幽门杆菌治疗与安慰剂的疗效相同。

    蠕形螨与酒渣鼻的关系

    蠕形螨与酒渣鼻是近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有不少学者认为酒渣鼻与螨虫感染有关。在人类皮肤中发现两种蠕形螨即毛囊蠕形螨不口皮脂蠕形螨,它们寄居在毛囊皮脂腺中。在酒渣鼻患者皮疹中,蠕形螨感染率较面部健康人明显升高,其颊部螨密度最高,前额及下颏部次之。在酒渣鼻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期和丘疹脓疱期,螨虫计数均明显增高,所以认为大量毛囊蠕形螨可能在酒渣鼻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尤其在丘疹脓疱期及肉芽肿性酒渣鼻中,可能是机体对毛囊蠕形螨的迟发性超敏反应。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又为螨入侵繁殖提供方便,螨虫依赖自身酶分解上皮蛋白及皮脂为其生存的营养物质,其分解产物又会导致毛囊周围的炎症反应。蠕形螨尚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酒渣鼻的发作,因为在酒渣鼻患者中检测了对蠕形螨的特异性抗体。

    目前,对酒渣鼻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医学界渴望尽快、确切找到其真正的病因,对症下药,给酒渣鼻患者来福音。

酒渣鼻的临床表现

    早期皮损主要发于颜面中间部的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充血感。中期则表现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发生丘疹、脓疱、囊肿、痤疮样皮疹,但是痤疮具有的黑头粉刺,没有弥漫性充血和毛细血管扩张。皮疹不仅限于面部,有时丘疹会成群发于颈、肩、胸甚至臀部。晚期鼻头增生肥大,又称鼻赘期。常见于40岁以后的男性,在红斑、丘疹基础上,鼻尖和鼻翼显暗红或紫红色,皮肤不规则地粗糙增厚,鼻部逐渐肥大,形成显著高出皮面的分叶状且大小不等和不平结节,最终导致畸形的鼻赘,结果则严重毁坏容貌。极少病例可以发展成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眼酒渣鼻,除有上述症状外,眼睛有疼痛和发炎现象,发展成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不口角膜溃疡,这都严重影响生活,给人们身心带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