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光喝汤不吃饭能减肥,所以很多人选择在下班以后的晚餐,用一锅热气腾腾的美味鲜汤犒劳自己,但专家建议晚餐应适当吃得清淡些,有些汤不宜晚上喝。
专家提醒,肉类煲汤较油、热量高,不适合晚上食用,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
排骨汤抗衰老。
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鱼汤防哮喘。
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肺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鸡汤抗感冒。
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里面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小贴士:煲汤时间不要过长
专家提醒说,长时间加热能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牛肉汤中放番茄
煲牛肉汤时,放一两个番茄,可以增加汤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而且果酸能嫩化牛肉纤维,使肉质更鲜美
猪蹄汤不宜常吃
由于其中的胶原蛋白不能完全利于吸收,会给胃肠消化系统带来麻烦,即使要吃,也要与青菜、莲藕放在一起煮。
小提醒:煲汤时间别超2小时
小火煲汤,有的一煲就是一整天,这一做法并无科学依据。
“煲”就是用文火慢慢地熬煮食物,可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水中,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但在长时间高温下烹煮,食物中的很多物质会发生改变,甚至遭到破坏。
食物中的营养,一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烹饪过程中,时间越长,其温度就会越高,氨基酸遭到破坏,营养反而降低。同时还会使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维生素损失得越多,甚至消失殆尽。
所以,肉类食物的烹煮时间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加入中药后煎煮的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青菜要在汤煲好后再放,否则营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