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专家姚焕玲:恶性肿瘤的预警信号别忽视,早识别、早治疗很关键

  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名医访谈:(通讯员/姚萌)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女性生育路上的“拦路虎”。其实,在发展成肿瘤之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信号,需要准确识别、及时就诊。那么妇科常见肿瘤的癌前病变有哪些预警?该如何治疗?

  今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姚焕玲对常见的三种妇科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进行解读,帮助女性早发现早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发生的瘤样病变,分为子宫颈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主要原因是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性生活后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

  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可作为初筛,这也是目前很多女性妇科体检的首要选择。对于可疑阳性或阳性者做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进行活组织病理诊断。

  一般来说,低级别病变有60%左右会在一段时间内自然消退。如果病变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发展可选择物理治疗,如光波、冷冻、超声、激光消融等。高级别病变都需要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就是宫颈锥切术,对于没有生育要求且年龄较大的女性,一般行子宫切除术。这些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灶范围、病灶部位、年龄、病变级别、生育情况等许多因素,综合考虑做出判断。

  姚主任介绍,接种宫颈癌疫苗和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一般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所以一旦检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外阴癌前病变

  外阴癌前病变又称为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在病毒等因素刺激下发生的病变,有一部分可能发展成外阴癌。

  外阴癌前病变的发病原因同样与HPV持续感染有关,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疼痛或出血,并伴有肉眼可见的外阴颜色及质地改变。

  外阴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灶的大小、形态、颜色互有不同。姚主任提醒,对顽固性的外阴瘙痒、糜烂和白斑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阴道镜下活检是进行病理学检查的金标准。

  低级别的外阴癌前病变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高级别病变一般选择手术治疗。

  阴道壁癌前病变

  阴道壁癌前病变指阴道上皮病变,同样与HPV持续感染有关,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同房出血等症状。

  阴道上皮内病变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年轻或多灶性阴道上皮内病变,可使用局部药物治疗。排除浸润癌后的年轻女性、多灶性病变或病灶暴露清楚的阴道上皮内病变患者,可以选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局灶性、复发性或不除外浸润癌的阴道上皮内病变患者,以及保守性治疗无效、病变进展风险高的患者。

  最后,姚焕玲主任提醒:癌前病变虽不是癌,却是一种预警和信号。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干预、及时治疗,是避免癌症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希望更多女性重视体检、定期筛查,将恶性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