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日前,市民刘先生频繁出现上腹隐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吃药后仍未好转,于是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检查后发现,刘先生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胃镜显示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粘膜有糜烂。“思来想去也没明白,自己是何时、如何感染的,这个病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刘先生很纳闷。
“在消化内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前来咨询这个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倾向,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大人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饮用或食用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这些都容易在家庭成员中造成传染。”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张海燕介绍。
5月15日是“全国无幽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呼吁公众积极地关注自身健康。关于幽门螺杆菌,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呢?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粘膜组织中,是多种胃病的致病菌,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预防和控制HP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胃十二指肠在摄入食物的同时,也经受着内外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治疗感冒的解热镇痛药、香烟烈酒、浓茶咖啡,辛辣生硬、过冷过热,甚至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等都可能是外来的有害因素,而我们自身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则是内在“伤胃”的因素。部分胃病是细菌感染性或与感染相关的疾病,而HP是一种重要的致胃病因素,它具有抗酸能力,常常寄居在胃的出口——幽门附近,会释放出毒素,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
治或不治?要因人而异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应坚持“个体化评估和处理”原则,如果感染者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或胃癌家族史,以及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要根治。
治疗应根据需要治疗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首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全程吃药治疗后仍然查出幽门螺杆菌,进行第二次治疗;首次感染且治疗中断,进行补救治疗;连续两次吃药治疗没有成功。我国较常用的是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结束后1个月,患者需复查C13呼气试验,以评估是否根除。
远离幽门螺杆菌,需要注意哪些?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粪口传播。比如蔬菜施了有机化肥,没洗干净就被人吃下去,或者吃饭前不洗手,都可能造成粪口传播。建议饭前便后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并用流水冲洗干净;蔬菜、瓜果要洗净,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二是口口传播。除了胃部外,口腔是幽门螺杆菌最易聚集的部位。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充分清洗餐具,定期消毒碗筷;聚餐时最好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家庭,要注意将其碗筷暂时与家人的分开,以防发生家庭内传播。
本文审核
张海燕
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199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同年工作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01~2004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曾先后进修于上海中山医院内窥镜中心,美国科罗拉多州圣安冬尼医院。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淮海科技奖1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4项,参编论著《实用消化内科药物治疗学》、《肠易激综合征》,发表中华级论文十余篇。
专业特长:擅长消化科常见病、急危重病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熟练胃肠镜的操作及内镜下治疗,如:急诊内镜下止血,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D技术、小肠镜技术等,尤其擅长超声内镜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EUS-CPN)等多项技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