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坚守“疫”线甘奉献
市一院肿瘤中心放疗科、核医学科和放疗中心是一个充满干劲且团结统一的集体,疫情期间外派支援市传染病院与方舱医院、赴各社区和各高校帮助核酸采样人次数一直位列全院科室前三名。随着社会面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本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各科室病人数量开始激增,常年位于住院量前三位的肿瘤中心放疗科更是如此。短短几天,床位使用率就突破了200%,其中新冠阳性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同时,全科医护人员却相继出现症状,一些医生情况还很严重,必须靠吸氧才能维持工作,平均每人还要照管10到15位病人,每天连轴转没有休息时间。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救治患者,不少人选择直接住在了科里。即使这样,整个团队依然顶住压力,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用顽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对抗着侵扰自己的病毒,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患。
一边吸氧一边坚持工作的放疗科医生
院防控办公室负责人、科主任吴小进,在自己发着高烧的情况下,每天既要在院统一部署下管控协调整个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安排处理科内业务。他明白,学科带头人的勇气与决心、发挥表率作用是整支队伍团结和前进的支柱,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越是艰难困苦,越要披荆斩棘。”于是他和大家一起咬紧牙关,带领团队坚守一线,没有请假和休息一天。副主任董海北正在市传染病院支援,身心俱疲。当他得知科里同事纷纷病倒后,在结束支援后果断放弃了休息,立刻回到科室补充人手,周六日也在满负荷工作。副主任贺广珍在亲人因新冠去世的情况下,依然强忍悲痛,第一时间返岗并坚持工作,践行着医者的奉献精神。科副主任、核医学科负责人王伟在知晓科室的困难后,也丝毫没有迟疑,带领核医学科的医生们前来支援。他们自己、家人甚至孩子都感染了病毒出现症状,“但我们忙得无暇照顾生病的亲人,更顾不上自己的情况了,必须坚持把科里的工作做完,因为那些病人更需要我们。”
同样回科支援的还有医师史凌云,此时正在外深造,听闻科室同事带病坚守已达极限,马上给导师和学校申请,脱下实验服换上白大褂,回到临床一线,几天后自己也“中招”了,但仍在发着高烧的情况下与同事们坚守在一起,白班、夜班从不耽误。医师徐赫遥一家人中有多名医务工作者,在这个阶段都承受着事业和身体带来的双重压力,同时还有个未满一岁的孩子需要照顾,即使如此,家人们仍非常支持他在一线的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带病坚持,没有一丝怨言。此时此刻,对病人强烈的责任心成为了每个人的源动力,许多年轻医生已经到了“忘我”的程度:有的过度疲劳,在查房时晕倒在病床边;有的孕吐反应严重,即使在呕吐后来不及补充食物,仍继续忙着救助患者;有的刚动过手术还没恢复,却一直持续工作“不下火线”。困难面前,他们默默地奉献着,用行动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与初心,守护着病人们的生命安全。
医生们帮助救治呼吸困难的同事
巾帼披坚展风采
“放开”收治之后,护理团队的各项工作量明显增加。和医生一样,护理人员也陆续“中招”,减员严重,加上调派人员支援其他科室,工作量是正常时的好几倍,加班到深夜变成了常态,但从没有人因此叫苦喊累。为了工作能正常开展,保障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大家在信念和责任心的驱使下默默坚守,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便主动返岗工作。护士吴莉婷高烧仍坚持上完大夜班,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坚持,谁都不容易。由于一天的忙碌,护士曹丛到了接近下班的时候才感到发热、全身酸痛和乏力,但只短暂休息了几分钟就主动返回岗位,继续加班完成工作。有几名护士在指脉氧已经低于95%,心率超过100次/分的情况下仍坚持到交班后才吸氧治疗。内科综合病区也是如此,护士长王贺发着烧仍坚持听班,手机保持通畅,夜里更是住在科里随时准备顶班。办公班护士张莉知道科里缺人后,在家只休息了一天便毅然返回科室带病工作。两位责任组长鹿倩、李翠翠也是连续作战,每天反复穿梭于病房中,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输液,从没提过“休息”二字。其他护理人员也是随时待命,一旦有人病倒,立刻毫无怨言地顶上去。常常一天下来,护士们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但大家不仅没有退缩,还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微笑对待患者,认真护理、耐心答疑,得到了病人及家属们的广泛赞誉。
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的护理团队
一边输液一边工作的护士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