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5岁男孩经常眨眼、耸肩、清嗓子,家长一直以为是坏毛病,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抽动症。记者采访获悉,抽动症患儿逐年增多,但很多家长不重视,结果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徐州市中医院儿科专家马元君称,抽动症就像感冒、咳嗽一样是一种疾病,通过规范治疗,比如中药口服加耳穴压豆治疗,是可以控制症状的,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更不要训斥打骂孩子,以免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5岁男童突发眨眼怪毛病 误当结膜炎治疗
一个月前,小明(化名)妈妈发现一件令她颇为苦恼的事情:5岁的儿子忽然有了眨眼的坏毛病,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说了很多次也不改。刚开始眨眼并不频繁,间隔时间比较长,症状比较轻,小明妈妈没当回事。但是后来发现孩子眨眼越来越频繁,怎么规劝都没用,这才带孩子去了家附近的医院眼科就诊,医生诊断为“眼结膜炎”,给孩子开了几瓶消炎的眼药水。然而点了2周的眼药水,小明的眨眼症状丝毫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并且还出现了耸肩的动作。同事建议小明妈妈带孩子换一家医院仔细检查,于是他们来到了市中医院儿科。经诊断,小明并非“眼疾”,而是患上了“抽动症”。
市中医院儿科专家马元君主任中医师给孩子进行中药口服加耳穴压豆的综合治疗,4个疗程后,小明眨眼、耸肩的症状消失。
7岁男孩上课频频清嗓子被老师批评 一查也是抽动症
无独有偶,7岁的轩轩(化名)3个月前曾经感冒、发热,继而咳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烧退了,咳嗽症状也消失了,但孩子总是不自觉地“清嗓子”,而且近半个月来症状愈发严重,不断发出怪声。轩轩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判断是咽炎。但是吃了一堆清咽利嗓的药物后,轩轩的症状仍是毫无起色。由于上课时轩轩总是“清嗓子”,声音还特别大,影响了课堂纪律,遭到老师的批评。轩轩为此情绪很低落,不愿意去上学,家长非常着急,轩轩妈妈甚至因此心情抑郁,多次伤心落泪。
最后在朋友的推荐下,轩轩妈妈慕名来到市中医院儿科。马元君主任为孩子检查后,确诊为抽动症。轩轩妈妈一听到这个结论,顿时哭了,不明白原来好好的健康孩子怎么就得了这样一个“怪病”,而且家族几代人都没听说过这种病,更别说有谁得过这种病。
经过马主任的耐心解释,并做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同样给予中药口服加耳穴压豆的综合治疗,3个疗程后,孩子症状改善,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彻底消失,轩轩重返课堂。
认识抽动症表现 尽早去医院就诊
据马主任介绍,抽动症又叫抽动障碍,是一种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起病年龄多在2—21岁,以5—10岁最多见。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明显增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马主任指出,抽动症的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运动性抽动症状,初期多在头部,眨眼、挤眉、吸鼻、撅嘴、张口、伸舌、摇头等,颈、肩肢体抽动,交替出现耸肩、扭颈、握拳、甩手、扭腰、踢腿或四肢抽动等动作。而发声性抽动症状,大部分病人先出现运动性抽动,继而可出现发声性抽动;也有部分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同时起病,清嗓子、咳嗽、尖叫;不断重复、模仿别人语言、严重的不自主秽语、骂人等。“有些患儿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抽动症状深为苦恼,为避免别人的耻笑或家长的指责,当出现抽动或发声后,迅速做另外的动作企图掩饰,结果反而出现一些更复杂的动作。”
“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如扮鬼脸等,后慢慢向下发展波及四肢。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症状也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马主任告诉记者,抽动其实不可怕,但有时也会合并其他的行为问题,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了。如部分小儿可能会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合并的症状越多,病情越严重。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眨眼、耸肩、清嗓子之类的抽动症表现时,一定不要以为只是“坏毛病”,而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
口服中药+耳穴压豆 滋肾补脾治疗抽动症有优势
西医认为抽动症是遗传因素、感染、体质、环境、心理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综合征。中医以为此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所伤,忍受外部疾病影响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心肾四脏为本,风火痰为标,四脏功能失调,尤以肝失调最著,病机多归咎为肾亏、脾虚、痰扰、肝亢,终致肝风内动。
马主任认为,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该病是由感受外邪、情志、饮食因素引起,脏腑失调、脾虚肝亢;风痰鼓动、流窜经络引起的抽动。“中医认为,脾主四肢的肌肉,脾为土,肝为木。通俗地讲就是,土壤太松,树就长不好。因此应从肝脾论治,扶土抑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基础好了,抽动就会缓解,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无论何种因素导致肝的功能失调,触动肝风而形成本病,治疗的基本法则都是息风止动、佐以豁痰定抽、滋肾补脾。”马主任称,市中医院设立抽动症专科门诊,根据抽动症患儿的不同表现,采用中药口服,配合耳穴压豆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十二经脉均与耳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耳穴疗法对小儿抽动症、厌食症、遗尿症等疾病都有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马主任特别提醒,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因此家长不要过分焦虑,或者斥责打骂孩子,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态、人际交流关系,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消除孩子对这种疾病的疑虑,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及适度运动,并合理饮食,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