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血管病 介入疗法显身手——徐州市一院介入心脏病学驶入快车道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心血管疾病早在几年前就跃居并蝉联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冠心病患者人群巨大,危害显著,常常是“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介入治疗是当前针对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人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尤其是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人更是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由于手术效果显著而挽救了绝大多数病人的生命。”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生梁毅说,这是广大从事冠脉介入工作的心内科医生较为欣慰的结果,自己辛苦的付出,不求回报,只求经过技术的改进而解除病人的疾病,提高冠心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0岁小伙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一周完全康复

  吴先生今年30出头,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惊醒,一直持续两小时,疼痛还放射到左臂,并伴有胸闷、大汗淋漓。家人慌忙将他就近送医,查心电图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

  通过微信,家人把他的心电图传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科主任第一时间迅速判断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立即转介入手术治疗。马上启动了导管室及相关的介入人员,做好了接受病人的准备,而病人通过当地120直达医院导管室。

  心血管科介入团队迅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人的左前降支动脉在近段完全闭塞,及时予以疏导开通。

  作为经典的微创技术,介入治疗看似易操作,实则技术门槛并不低。从业医生必须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才能在影像设备指引下,分毫不差地完成手术。

  “我们采用了血栓抽吸导管予以反复抽吸后,闭塞的血管恢复了血流,而残余狭窄小于30%,血流可以有效、稳定的灌注到远端,没有植入支架。”心血管科主任梁毅说。

  一周后病人完全康复,没有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功能也恢复的很好。

  “这个病人很年轻,幸运的是,他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是由于持续的痉挛而导致闭塞。”梁主任说,由于抽吸了血栓恢复血流,冠脉内注射了扩张血管的药物,解除了动脉痉挛,因为没有明显的导致血管闭塞的狭窄斑块,所以不需植入支架,这也是一种无植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梁毅说,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年轻化明显,和社会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而吸烟、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梁毅特别提醒,年轻人也要重视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肌梗死患者在12小时内开通血管的治疗意义更大,当出现胸痛、头痛、喉咙不适、乏力、气短,特别是在活动后加重等相关症状时不要拖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7旬老人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遇心血管医生化险为夷

  今年68岁的李大爷,患多年糖尿病,一天晚上突然出现阵发性的前胸压迫性疼痛,紧急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梁毅为其诊断出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其中左前降支这个重要的血管慢性闭塞,右冠状动脉是急性闭塞,仅有回旋支动脉是通畅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不多见的,预后极其凶险。

  “这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类型,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梁毅说,通俗地说,就是积聚在心脏冠状动脉内膜的动脉硬化斑块像火山爆发一样,从这种“火山”内流出的“岩浆”将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导致血流不畅或完全闭锁,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胸闷、胸痛,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梁毅告知了家属,制定了周密的介入手术计划,先开通急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再择期开通左前降支。手术预期进行,顺利开通了急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植入了支架保持其通畅,度过了危险期以后,在两周后择期开通了慢性闭塞的左前降支。手术后,李大爷经过几天的恢复后,心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安全出院了。

  高危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 迈入国家先进行列

  吃药吃不好、开刀开不了,还有第三种治疗方式吗?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除却外科、内科的第三大支柱性学科。

  什么叫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通过影像设备进行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梁毅解释,迄今为止,开展较为成熟的介入治疗便是心脏支架;通过介入小小支架,曾经致命的冠心病,就此有了治愈福音。据统计,我国介入治疗水平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有众多的冠心病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介入治疗而贻误了治疗。

  目前国内及国外医疗机构在冠心病的介入诊疗技术上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材料及新技术的持续研发大大提高了冠心病介入的成功率,以往在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成功率是不高的,现在技术上及器材上的提升使得这个冠心病介入最后的堡垒逐渐得到攻克,这有赖于术者技术上的进步及标准方案的推广。

  高龄及高危复杂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尤为棘手,这些病人由于自身体条件并不适合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为搭桥手术,而介入的风险也很巨大,病人的生命常常由于得不到及时的介入治疗而陷于危险之中。我们介入团队近年来在这些领域中积极探索,稳中求胜,根据每一位复杂、高危患者制定详细的介入方案,力求介入手术中能安全有效,使患者渡过难关,手术成功率的提高使得病人生命得以维持。

  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术 根据病人自身意愿选择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得益彰,在国际上早已得到推广及认可,但国内仍有不少认知的误区。”梁毅指出,有些信息推送是这样的:

  冠脉介入手术尤其是支架术是国外淘汰的技术,血管里放支架是有害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虚假的信息,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流量过于丰盛,使得信息的来源及真伪没有人去关注,博得眼球或流量的信息反而会流传甚广。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疗冠心病的技术,而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在80-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代以来才迅速发展起了的,都是为了解决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问题,如果拿堵塞的冠状动脉来比喻成一条堵塞的道路,冠状动脉搭桥是重新修了一条路而不去治理原来堵塞的路,冠状动脉介入(包括球囊扩张或者支架置入)则是开通或者维修堵塞的路使之变得畅通,在多数情况下介入手术是安全有效而且简洁的,国际上通行的解决方案是,介入手段解决起来相对困难的,或者多支病变需要植入多个支架的,可以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提是病人的身体及年龄条件能承受开胸手术。

  而针对复杂冠脉病变目前我们是严格按照国际上通行的syntax评分标准来判断病人究竟是适合搭桥还是介入:评分小于22分的适合介入,大于33分的推荐搭桥——前提仍然是病人的自身条件是否适合接受外科手术;而22-32分之间的搭桥或介入两者皆可,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病人的自身意愿。

  新型无植入技术 适用于小血管冠状动脉患者

  “目前还有个新的介入技术——无植入技术。”梁主任介绍说,经过选择的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经过标准的模式预处理后不植入支架,而是用涂有抑制血管内皮增生的药物球囊来处理。这个技术的优点是没有植入支架,但不是适合所有的有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多数应用于小血管(直径小于2.5mm的冠状动脉)或者是分支开口狭窄又不适合植入支架的原位冠状动脉,其实它的更直接的适应症是用来处理由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内膜增值导致支架内或者支架外5mm处再狭窄或闭塞的病变。

  “很多病人只是道听途说对此不甚了解便误以为药物球囊一定好于支架植入,就要求用药物球囊来治疗自己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梁毅说,我们中心也在药物球囊治疗上积累了不少的使用经验,适合的技术适用于适合的病人,这是我们的治疗理念。

  出镜专家

  梁毅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工作20余年,专长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目前是心内科2病区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疑难复杂的冠心病介入领域。专家门诊:每周五上、下午。

  科室简介

  近年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2病区的冠脉介入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该病区共有医生1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者5名,副主任以上职称医生8名,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专科医生。

  冠脉介入团队共有从事冠脉介入的医生5名,有国家卫计委介入许可资质医师3名,目前病区及学科带头人是主任医师梁毅主任,他有着多年的冠脉介入经验,多次在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深造学习冠脉介入技术,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并融之于实际工作之中,在梁毅主任的带领下,团队医师精诚合作,技术上精益求精,先后开展了稳定性冠心病及高危、复杂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8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及有复杂多支病变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冠状动脉分叉及左主干病变的处理上遵循指南精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