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1991年联合发起的,旨在唤起政府、媒体及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在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一楼大厅举行义诊活动,内分泌科专家在现场接受咨询。那么,关于糖尿病,我们应该知道知道哪些呢?徐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昭玲主任为我们做了专业讲解。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高不下 真正确诊并治疗的只有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且仍有相当比例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确诊。虽然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风险因素与其他地区类似,但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及青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加。据1980年—2013年的统计显示,糖尿病发病率已接近11%。
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
王主任说,我国人群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了肥胖、家族史、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外,还和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特别二胎政策放开后,不少孕妇不注意控制饮食,过度进补,致使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会升高,而且母体患有妊娠糖尿病,胎儿将来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因此糖尿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甚至有些孩子才几岁就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对人体危害巨大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糖尿病不痛不痒,不影响吃喝,所以不够重视,等到病情发展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才追悔莫及。
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及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坏疽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
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研究显示,近半数糖尿病人都有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以手指尖、脚趾尖端的麻、刺痛为表现;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在这种情况下,截肢将是不可避免的。
糖尿病影响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出现性功能减退的症状远远早于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很多男科学者认为性功能障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
王主任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患有糖尿病的人患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同时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也较高,且两者互为影响,Ⅱ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与未来发生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相关,因糖尿病发生死亡的风险及慢性肾脏病导致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尽管我国糖尿病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阻碍。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王昭玲主任说,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的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关于糖尿病提倡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即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
建议成年人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者,进行糖尿病筛查:
年龄≥40岁;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或肥胖;静坐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Ⅱ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应进行筛查:
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二级预防: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Ⅱ型糖尿病。多项研究显示,糖耐量减低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日常应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三级预防:
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
1、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2、用药谨慎,严格遵医嘱;
3、定期观察血糖变化,并作相应并发症的检查;
4、适量有氧锻炼,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5、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
王主任说,预防糖尿病,简单来讲,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