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通讯员 于虹)徐医附院胃肠外科致力于用更专业、更系统、更规范的技术和理念为患者治疗,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正如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符炜所说:“减少创伤、保留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结直肠外科医师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可保肛
采访当日,在徐医附院胃肠外科见到孟女士时,她精神抖擞的样子让人无法把她和肿瘤病人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是因为要复诊,真看不出她是一个术后三个月的直肠肿瘤病人。其手术疤痕,用“像被蚊子叮了一口”来描述更为直观和贴切。
孟女士的肿瘤位于距肛缘约3.5cm的直肠前壁。大多数医生可能都会选择肿瘤切除同时挖除肛门然后腹壁造口即采用人工肛门。因为这种情况下,要同时做到肿瘤根治与保肛,治疗难度巨大。
孟女士是不幸的,但她无疑又是幸运的。今年年初,她因为大便出血在当地被认为是痔疮后出血不止,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直肠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3.5cm,需要手术治疗,当地医院告知需要做人工肛门。家人考虑到术后的生活质量,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徐医附院肠胃肠外科找到符炜主任。经过符炜主任及其医疗团队成员的多次分析和探讨,发现患者肿瘤未侵透肠壁,最终决定利用目前较先进的腹腔镜经腹经肛微创保肛技术,对孟女士进行低位保肛的切除。手术非常顺利,孟女士的肿瘤被彻底清除,肛门也保住了。
到底是怎样先进的技术能够做到在如此低位狭窄的盆腔内不损伤肛门一丝一毫,又可以彻底清除肿块?据符炜主任介绍,所谓的腹腔镜手术,通俗来讲就是主刀医生通过几个直径仅为0.5到1公分的腹壁小切口,将仪器伸入患者体内,然后对照被放大4-6倍的外接显示器画面,进行肿瘤的切除。它的优势除了创伤小、恢复快外,还体现在术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生活质量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而对于医生来说,腹腔镜放大的视野和其能够探到盆腔内肉眼无法到达的死角,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难度,加强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低位保肛是一门“跨界”艺术
据了解,直肠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的手术主要有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直肠前切除术。前者适用于距肛缘7厘米以下的直肠下段肿瘤,意味着肛门保不住,只能做永久性结肠造瘘,即人造肛门,改变排泄路径;后者适用于肿瘤下缘距肛缘6-7厘米以上的直肠中上段肿瘤,可以保住肛门及其功能。也就是说,7厘米曾经是术式选择的一道“分水岭”。
NOSES 与 TaTME 作为两种全新的微创外科技术,也成为当下我国结直肠肿瘤领域两种备受关注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中低位直肠肿瘤在保证R0切除、延长生存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基础上,如何减少创伤、保留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结直肠外科医师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符主任介绍说,直肠及系膜的最远端(肛提肌包绕的区域)是腹腔镜视野以及手术器械较难到达的区域,也是腹腔镜直肠肿瘤手术中最困难的部分。尤其对于男性、前列腺肥大、肥胖、肿瘤巨大、骨盆狭窄等“困难骨盆”的中低位直肠肿瘤病人,显露和分离远端直肠系膜将会更为困难,而且越接近盆底操作越困难,难以准确判断肿瘤的远端切缘,甚至可能会造成直肠系膜切除的不完整,以及标本的CRM阳性、盆腔神经副损伤等,甚至无法保留肛门。
符炜主任治疗组克服外科技术难题,在麻醉科及护理组密切配合下成功开展了TaTME保肛手术,填补我市直肠肿瘤经肛治疗的空白。
近几年来,符主任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期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了保肛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TaTME手术从齿状线上方环形切断直肠壁,直接进入末端直肠系膜之外的‘神圣平面’,在腹腔镜监视或者直视下近距离、相对简便地完成远端直肠和系膜游离和切除,对于保证肿瘤的远端肠管切缘、远端直肠系膜切除的完整性以及CRM的安全性,可能比经腹TME手术更有优势。”符主任介绍说,TaTME手术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提高了远端直肠系膜切除标本的质量。无须为取出标本在腹部做额外切口,完全经肛门做吻合,具有更好的微创和美观效果。
并非所有直肠肿瘤患者均可保肛
对于直肠肿瘤患者来说,失去肛门这唯一的“出口”,影响不言而喻。切除肛门后,医生会在患者腹部设置人工肛门。然而,人工肛门没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及支配神经,自然没有控便和排便功能,还需要定期更换“配件”,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由此可见,既能治疗肿瘤,又不必终生挂粪袋,是直肠肿瘤患者最大的追求。保肛手术无疑已经成为直肠肿瘤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接受超低位保肛手术,也不能为了保肛而保肛。
据符主任介绍,对于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是否能够保留肛门取决于是否符合以下原则:
一、不能因为实施保肛手术而降低肿瘤的治疗效果,以达到切除为原则,在确保切除范围的前提下考虑是否保肛。二、患者手术后对肛门功能满意,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三、一定要保证标本的安全切缘,切除后尚可以完成低位肛管吻合手术或者拖出术。
“低位直肠肿瘤尤其是超低位直肠肿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容易发生出血、肛门功能失常、肿瘤有局部复发等,对医生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符主任表示,直肠肿瘤手术已经从切除肿块过渡到更加符合生理与病理特点的微创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保全患者生理功能,以便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率。患者应该配合医生及早筛查、发现和治疗,尽可能地接受保肛治疗。
多科室联合成立便秘门诊 打造慢性便秘领域规范化治疗平台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精神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便秘日益成为一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因妊娠、分娩、年老、激素水平等多元因素常造成排便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
便秘不会直接致命,但却会间接威胁人的生命。比如由于粪便干硬,停留于直肠的时间过久,想排泄时不易排出。为了缓解下腹的不适感,人们就会在排便时就费九牛二虎之力,使干燥的粪便在排出时损伤肛瓣、齿状线附近组织、肛管及肛周皮肤,引起肛裂,肛裂后的疼痛又会畏惧排便,进一步加重便秘,导致恶性循环。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伴有便秘时,如其排便用力过大,导致血压升高,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死等情况。“长期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等使患者处于焦虑当中,焦虑的情绪与难以发泄的悲观情绪,恰恰是是发生肿瘤症的先兆。”符主任表示,临床研究发现,便秘患者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四倍多,其原因归结于排泄物长期停留在结肠,粪便内的致肿瘤物质长时间作用于结肠。因此,遇到便秘,应及时就医,找到引起便秘的因素,及时治疗。
3个多月前,在诸多相关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徐医附院胃肠外科,肛肠外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联合成立便秘门诊,填补了徐医附院在慢性便秘领域规范化治疗的空白。
“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手法辅助排便等,治疗上,除调整生活方式,多数便秘患者长期服用泻药,如常见的聚乙二醇、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等,不仅收效甚微,还易导致结肠黑变病和损伤肠神经系统。”符主任指出,慢性便秘不仅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有关,还与大肠肿瘤发病关系密切。因此,慢性便秘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多年来,符炜主任携其团队针对结肠慢传输性便秘陆续开展腹腔镜下次全结肠切除+逆袢回直肠侧侧吻合术,改良金陵术等,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调整治疗方案。该院进行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也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胃肠外科、肛肠科以及医学影像、康复、中医、针灸、精神心理等多学科的积极配合。
“目前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诊疗平台,针对便秘相关疾病的研究将各个相关的不同学科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研究,寻找各自领域的最佳结合点。”符炜主任表示,相信通过胃肠外科、肛肠科医师的通力合作,康复科、中医及精神心理科的非手术干预,并借助便秘门诊的诊疗平台,定能制定出慢性便秘统一规范的诊疗标准,开展合理有效的诊疗措施,给更多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带来福音。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