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节假日“听班” 救护路上与时间赛跑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也许只要多争取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能多抢救一条生命。”在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有一群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步履匆匆,繁忙中不失秩序。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急诊室9名医生、25名护士、还有3名司机,他们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游山玩水享受假期,既使轮休,心里都要记挂着单位随时会打来的电话。没有预备、没有理由,急救电话铃声是他们冲锋的号角,在最短的时间解患者危急是他们的使命。

  用最快的速度,救最多的人

  9月29日这天早晨6点,大部分人还在睡梦当中,市中医院急诊科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辆安徽牌照的面包车行驶在矿大南湖校区附近时,与前车避让中撞上了护栏,车内6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

  急诊科值班医生刘颖接到120急救中心出诊的指令后,迅速跟车赶往事发现场。由于还未到上班高峰,路况畅通,救护车不到10分钟即到达目的地。依抢救原则,先给重伤者进行止血、包扎、夹板固定、输液等紧急救治,对伤员中腰椎、颈椎受伤者先小心固定,再用铲式单架将他们抬上救护车。6人的初步急救处理共花了十几分钟。

  6点31分,6名伤员被送达市中医院急诊科。此前救护人员已在车上与急诊科调度人员作了伤情汇报,急诊科利用伤员在路上的时间,通知院内脑外、骨外、普外及手术室等医护人员做好应急救治准备,只待伤员到达后,即可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经过仪器检查,6人当中,头颈部外伤、颈椎骨折、面部外伤、头外伤等伤情不等。当班护士在值班记录本上一一记录下6位伤员送医时间、各自检查结果和正在接受的治疗,其中两名骨折患者已安排住院,3人在门诊包扎,1个留院观察。

  护士长李菁介绍,市中医院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性伤害有一套完善的流程,曾参与救治过潘塘车祸等,对处理群体伤非常有经验。中医院急诊科在接到市急救医疗中心120急救分站的调派任务后,会在3分钟之内出车,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急救车上配备有呼吸机、监护除颤仪、急救药品等,还有外伤所需的小夹板、缝合包、止血工具。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检伤分类,并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急救绿色通道,急患者所急

  市中医院急诊科共有内外科医生9名,需要会诊时可以全院调度相关科室医生,以院前急救接诊、院中急危重症会诊、院后康复随诊的“一条龙”人性化诊疗模式,保障生命得到全程护卫,各相关部门配合密切,无缝衔接。

  到急诊科来就诊的患者病情普遍存在“急、危、重”特点,有的无人陪同,若先付费再就诊,将大大延误治疗。急诊科根据这一特点,实行了“先看病后付费”的制度。对于急救患者,经过总值班签字,盖有三大中心(脑痛、卒中和创伤中心)的绿色通道章,患者在检查、治疗、用药直到住院等各环节都可以不用先付费而畅通无阻地得到救治,待联系上患者家人后再补交费用。

  患者在一般急诊诊疗时,也可以先由接诊医生设立一个临时就诊号,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本次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统一结算,这种模式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排队次数,节约就诊时间,最大限度地把疾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留给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诊疗服务环境。

  市中医院急诊科下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科、诊疗室、抢救室、清创室、手术室、观察室,配有进口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等大型抢救设备。“生命绿色通道”的开通,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13年中医院急诊科曾获“年度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凸显了中医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为了提高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市中医院还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相继改扩建并投入使用,目前已配置了医用多功能集成悬挂装置,新添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效杀菌、高效降解的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大大提升了医院急危重症的收治能力。

  节假日间“听班”,时刻准备着

  节假日期间,当多数人正在与家人团聚或者外出旅游时,往往是急诊科最忙的时候,一来节假日车流辆大、人流多,难免有意外发生,二来假期人们生活规律改变,饮食和运动都异于平常,疏于控制,易引发心脑血管等突发疾病。

  就在国庆节前的一天夜里,市中医院在两个小时内就抢救了8名急救患者,其中一个药物中毒洗胃的,4个前后汽车追尾受伤的,3个脑血管意外出血的。从接通120电话,到人力、物资调度,再到迅速有效地出车、急救,每一个环节,都充分显示了急诊科人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完善的管理流程。

  车祸伤的急救及安全转运,就是急救人员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秋节那天下午,正当万家团圆准备晚宴的时候,一位30余岁的宿州灵璧男子在当地骑电动车带着7岁的女儿被汽车撞伤,女孩被送到中医院时已没有了呼吸。受伤男子从下午3点半一直抢救到晚上8点多,终于转危为安,转入了普通病房。经过5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顾不上疲惫,又要重整旗鼓,准备下一个救治。

  据当天接诊的骨伤科医生沈金虎说,患者伤情严重,左侧2-8肋骨骨折、肺挫伤、胸腔积液、肾挫伤肾脏包膜下血肿、骨盆骨折、左侧大胯粉碎性骨折、右小腿骨折。送到医院时患者已出现休克,医生给他输入了2000ml血液,并将左侧骨牵引,肺部肋骨带固定。入院检查血常规发现患者贫血严重,又继续给他输入了1600ml血液支持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肺部挫伤恢复,已行左侧近端粉碎性骨折及胫骨骨折微创闭合髓内钉固定术加骨盆外固定支架术。

  急诊科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医护人员实行的是24小时排班制,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平时危重病人多,护理任务重,难得有空闲的时候。急诊科护士长李菁介绍,即使是轮休,没有排到班的急诊科医务人员也不能像别人那么心无牵挂人,在家里有轮流“听班”的任务,就是一旦出现急诊忙不过来的时候,“听班”的人无论在何地、在干什么,都要马上回到单位,奔赴抢救第一线。

  “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国庆期间在医院接诊伤员的朱福战医生已在急诊科工作了15年,他说,在急诊室工作风险大、任务重,虽然是流水线的工作模式,但却是关系患者生命健康最重要的一环,急诊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医术好、有责任心,还要跑得快、身体好。“开弓没有回头箭,每当看到患者在被救助时发出的渴求目光,让我们更加感觉到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挂靠在市中医院急诊科的120急救分站是徐州地区唯一的中医急救中心,已纳入徐州市120急救网络系统,为我市交通事故及110、119联动定点单位。分站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市中医院全天候的急诊应急能力,使得周边危、重、急症的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规的医疗帮助,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为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机会。

  作为临床工作的第一前沿、医院服务的第一窗口,市中医院急诊科近年来成功抢救危重急症患者数万人,其中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复合性复杂性外伤,各种休克、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脑卒中等。24小时待命,3分钟整装出发,急救科人每天都在生死线上与时间赛跑,为每一位危重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