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患者孙老(化名)因多日反复腹痛、腹胀,肠梗阻日渐加重等主诉至市一院就诊。经过肠镜检查发现肛缘内侧有一个大小约4cm×5cm匍匐样生长的巨大隆起,取活检后考虑为巨大腺瘤伴有癌变。
市一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陈光侠与患者及其家属具体、充分地沟通,认真、坦诚地交流。
消化科微创团队众志成城 打赢“保肛战役”
综合患者“保肛”的强烈需求、早期癌的病情发展进度以及微创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预后等多方面因素考量,虽然瘤体距离肛门较近且癌变范围较大增加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难度和风险,陈光侠主任及其ESD微创治疗团队决定为其
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过术前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手术用时约2个小时,病变经内镜下被完整剥离。采访中了解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在内镜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ESD扩大了普通内镜下切除的适应症,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的最先进技术。相较传统外科手术,ESD具有不用开刀、创伤小、无痛苦;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患者易耐受;经济合理,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根除肿瘤的同时完整的保留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的众多优势。市一院消化内科引进并投入使用的EVIS(奥林巴斯)290内镜及放大内镜系列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机器,具有清晰并自带放大功能,可以进行电子染色,有助于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
陈主任指出,大肠癌报警症状主要有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便不成形或便血。出现梗阻症状时会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后期常伴有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
陈主任强调,研究发现,临床上常见的肠息肉作为绝大多数大肠癌的“前身”,应该引起民众特别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饮食,久坐,有大肠癌或肠息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的重视,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专家介绍:陈光侠,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一院消化科副主任兼医务处副处长,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早癌诊治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健康科普教育专家库成员,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州市三八红旗手,徐州医科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院重点人才,徐州市卫计委首批后备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2011年在徐州市率先引进超声内镜技术,并在徐推广。2014年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及东京医科大学研修学习,回国后在本市率先开展胃镜精查项目大大提高了胃食管早期癌检出率,并在市一院成功开展ESD等先进的内镜微创技术。先后获得4项徐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省卫计委课题,1项江苏大学课题,1项江苏省333人才课题,2016年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曾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项,淮海科技进步奖二项,徐州市妇女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一项,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项,并于2014年获得徐州市十大青年科技奖。近年来发表SCI及核心期刊等论文论文约二十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总影响因子10分以上,被他人引用40余次,并著有专著两部,近期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陈光侠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消化专业并熟练胃肠镜操作,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研究十余年,近年来,潜心研究消化道早癌诊断与治疗。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