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血友病关爱“玻璃人” 产前诊断可有效阻断遗传链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身体特别脆弱,磕磕碰碰、摔跤、提重物,甚至碰个桌角,就可能引起身上的某个部位流血不止,这个群体就是血友病患者,被大家称为“玻璃人”。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6万血友病患者,而诊断率不足10%。

  专家表示,儿童患者(尤其是重度血友病患者)提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开始预防治疗,使得骨关节病变和危及生命的出血不发生,保证患者可以健康成长。同时产前诊断可以避免生出血友病宝宝。

  患上血友病,10岁男孩摔倒后疼得走不了路

  家住沛县的10岁男孩明明(化名)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这对于孩子来说不算什么,他也没有放到心上。

  当天晚上,明明就感觉到髋关节隐隐作痛,他以为睡一觉就可以了,结果第二天起来,感觉更痛,而且摔的部位还肿了。

  明明告诉了父母,父母检查了他的身体,但没有发现任何伤口。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疼痛越来越重,明明甚至不能站着或者走路,晚上的时候疼得睡不着觉。

  父母赶忙带他到沛县当地的医院就诊,但是并没有检查出什么,不过,发现其凝血功能异常,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市儿童医院。

  由于明明是摔跤导致的,他们挂了骨科,经过髋关节B超,发现明明左侧髂骨内侧至左侧腹股沟区皮下肌肉层内异常回声肿块,提示血肿。

  经过会诊,怀疑明明是血友病,在入住血液科进行相关检查后,凝血因子示Ⅷ因子活性2.0%,被诊断为中性的血友病A。

  “像明明一样,正常的人磕磕碰碰、蹦蹦跳跳,都没什么事,但血友病人不行,稍微不慎就可能造成关节扭伤、出血,严重者甚至会自发性出血。”徐州市儿童医院血液科专家安琪表示,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一旦发病就会伴随终生。人体内有十几种凝血因子,血友病患者的血液中则缺少了其中第八因子或第九因子,他们出血的持续时间会比正常人长。治疗血友病需要定期注射凝血因子,很多患者因没预防造成关节损伤,甚至残疾和瘫痪。对于血友病儿童,需要父母呵护“玻璃人”一样,每天进行精心照顾。

  不足10%的低诊断率,常被误诊为急性关节炎

  丰县的的强强(化名)已经2岁了,因为发热被父母送往医院,同时左手臂肿了,还青了一块,医生给强强打了退烧针,但是烧一直未退。

  着急的父母赶紧将他送到了徐州市儿童医院,经诊断,强强凝血功能异常,是一名血友病患者。

  采访中,安琪告诉记者,门诊中,血友病的漏诊、误诊很常见,首先就是因为大家对血友病的了解不多,所以当出现症状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农村和医保覆盖不足的地区,不少患者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另外,昂贵的费用也导致了不少患者很难坚持治疗。

  据统计,由于经济条件、医疗资源和因子供应的限制,血友病的诊断率不足10%。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发生严重出血及发展为骨关节病变更早,其致残早、致残率高。

  安琪说:“这也导致了血友病的低知晓率、低诊断率和高致残率。血友病的急性期关节肿、痛、热,常被误诊为急性关节炎。初次发作的关节血肿,一般不重,经数天至数周可完全吸收。但多次出血后,关节肿大压痛,活动受限,同时关节反复出血而变形,长期积累,容易致残。”

  全身各处都有出血的危险

  据悉,血友病作为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全身各处都有出血的危险。

  说到血友病的症状,安琪告诉记者:“它的临床特点是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以关节受累最常见,肌肉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常较重。”

  “而且不同程度的血友病出血症状不一样,重型血友病常在无明显创伤时自发出血;中型常有诱因后出血;轻型极少有出血,常由明显创伤引起。”安琪进一步解释说,患儿首次出血常为学步前皮肤、软组织青斑,皮下血肿;学会走路后关节、肌肉出血开始发生,若此时无有效替代治疗,关节出血常反复发生并在学龄期后逐步形成血友病性关节病,不仅致残而且影响患儿就学及参与活动进而影响心理发育。

  安琪建议,因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十分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家长更应仔细观察孩子的肢体动作、身体状态来帮助判断出血。如果发生任何与平时的不同都要留心注意。

  “如果孩子常常采取蜷曲的姿势;不愿活动疼痛的肢体;发脾气或自我封闭;或者不像平时一样爱吃东西,爱睡觉、不容易叫醒,比平时易激惹、无原因呕吐等应警惕颅内出血。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了。”安琪提醒说,关节出血是本病特征之一,像明明就是髋关节出血,同时膝及踝关节出血也最为常见。

  我国目前大概有13.6万血友病患者

  根据血友病的发病率估算,中国血友病患者人数在13.6万人左右,但是,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是因为患者多采用出血后再注射凝血因子的按需治疗方案,忽略了隐性出血对关节的伤害,导致关节反复出血而变形,直至残疾。

  据安琪介绍,及时的因子替代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输注外源性凝血因子制剂。“凝血因子如同粮食一样,只要定期补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使其在血液里保持一定的水平,就能够有效降低血友病患者的出血频率和致残比率。”

  “血友病的治疗分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尤其是国外,越来越多的血友病患儿在不出血的情况下就积极进行预防治疗,实现了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学习。而这也正是血友病患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安琪说,但是,预防治疗的花费也超出了一般人的负担能力,举个例子,一名七八岁的儿童,每周治疗2到3次,那么一年的花费将高达200多万。

  对此,安琪建议,“血友病患者应进行预防治疗,它不仅可以降低出血频率,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病变的进展和不可逆损伤,从而让患者免于致残。目前临床实践证实,按照预防治疗方案给患者规律注射补充足量的凝血因子Ⅷ产品,即使是重度甲型血友病患者,也可以过上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安琪告诉记者,目前,预防治疗已经被世界血友病联盟 WHO 确定为重度血友病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儿童患者(尤其是重度血友病患者)提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开始预防治疗,使得骨关节病变和危及生命的出血不发生,保证患儿可以健康成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血友病一旦发病,伴随终生,不可根治。安琪告诉记者,一些患者因为不了解这一点而受骗,曾有患儿的家长带孩子去北京治病,在大医院的门口遇到了骗子,说是中医偏方,一副5000元,一个疗程需要两三万元,但是能完全治好。患儿家长买来后吃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任何效果才意识到受骗。

  产前诊断可避免生出血友病宝宝

  民高女士第一胎生下了一个血友宝宝,3岁时孩子发病他们才了解到,他们小心地呵护着孩子。

  随着全面二胎的放开,高女士想生一个健康宝宝的心愿越发强烈,对此,徐州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中心专家顾茂盛表示,像高女士这样的血友病携带者,通过绒毛细胞等产前诊断,就可以避免生出“血友病宝宝”。

  顾茂盛告诉记者,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主要是八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在1/15000左右。

  “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妈妈是遗传者,产前基因筛查可阻断遗传链。”顾茂盛介绍,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即通俗的“传男不传女”,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倘若孕妇是血友病携带者,配偶是健康人,生儿子50%的几率是患者,生女儿50%的几率是携带者;倘若孕妇是健康人,配偶是患者,生女儿100%是携带者,生儿子是健康的,携带者不发病,但是会遗传给下一代。

  顾茂盛建议,有血友病家族史或者近亲中有常常出血症状的女性,都应当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阻断遗传链。同时,孕妇在生下一个血友病患者后,生第二胎时也应当进行产前基因筛查。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