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精湛射频消融术、CRT、心脏介入术为“心”服务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3月20日晚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迎来了挑战,为一名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为一成年男性,患心力衰竭多年,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迫切期望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但是患者的病情很复杂,心脏超大,既往造影显示心脏同步化治疗所需要的血管条件极差,患者曾多次在本地及外地医院就诊,均因预计手术难度很大放弃手术。徐医附院心内科主任王志荣和张超群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们经过仔细讨论、研究后,制定了缜密的手术预案。手术从晚上7点30分开始,10点钟结束,2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完成了手术,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超大的心脏,超低的窦口;超差的血管,超难的挑战;超强的团队,超赞的技术。面对这些,不畏困难,用精湛的技术、周全的预案拯救病人,这,就是徐医附院精神!

  被国际公认难度最高的心脏介入手术之一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手术,徐医附院心内科已完成百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不仅如此,徐医附院也在2012年成为苏北地区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昨日,记者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话心内科主任王志荣教授和电生理团队张超群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全面解读。

  心力衰竭 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据统计,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估计约有400万心力衰竭患者。王志荣主任告诉记者,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近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治疗效果仍然’难如人意,许多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

  王志荣,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负责人及培训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医附院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诊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首批医学重点人才。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心律失常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方面,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与随访以及心衰的再同步化治疗等方面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取得重大进展,出现了新的起搏治疗方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不仅可以提供房室顺序起搏,而且可达到心室同步收缩。能有效纠正心衰患者存在的心室和房室收缩不同步,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让许多终末期心衰患者重拾生命的希望。”王主任说。

  GRT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王志荣主任说“大量研究表明,CRT能够恢复心脏同步、改善心脏活动而不增加心肌耗氧,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感觉,使他们的运动耐量增加,减少住院率及死亡率。”

  患者高先生2010年因为心衰在心内科进行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高先生的感觉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已经可以正常地工作与生活,“现在过去7年了,患者的生活正常,而且他的心脏原来很大,现在心脏大小也恢复正常了。”王志荣主任说。

  CRT对部分心衰患者有效,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心力衰竭患者。所谓心脏再同步治疗,是针对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心脏收缩的不同步导致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心脏再同步治疗以后,能够改善这类患者的射血分数同时又改善其心功能。“但是,只有部分的心衰患者适合这个治疗,我们有着严格的适应证,患者需要同时符合

  三个条件才可以进行CRT。首先患者的心脏功能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进行CRT,患者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应低于35%;心电图QRS波群增宽,最好呈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另外,患者最好为窦性心律。”王主任介绍。高难度手术迄今已开展百余例,成功率98%以上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技术针对的主要人群是严重的心衰患者,患者病情危重,加之这项技术本身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难度最高的心脏介入手术之一,因此给植入医生带来很大的挑战。王志荣主任表示“CRT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医生同时掌握冠脉技术、起搏器技术、电生理技术这三项技术,我国医生能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还不多,综合人员素质和设备情况来看,国内能够独立开展这项技术的医疗单位还很有限。”

  据了解,我国第一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在1999年应用,由于技术难度大及价格较为昂贵,国内应用总数还非常有限。

  而徐医附院心内科在2004年就完成了第一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填补了淮海经济区此项技术的空白。据悉,迄今科室已独立完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百余例,成功率在98%以上。

  王志荣主任表示,把这项技术更好的介绍给患者的同时,更要介绍清楚这项技术的适应症,使得患者真正在这项技术上受益。否则,盲目的应用,患者不但浪费大笔资金,而且得不到疗效。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张超群,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对心内科疑难病例诊断及危重病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射频消融手术、起搏器植入手术。张主任介绍到,徐医附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是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包括导管消融和器械植入)培训基地,目前有7名成员,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在读博士3人,其余为硕士学位。

  张主任表示,正常心率通常为60-100次/分,高于正常心率的心律失常则称为快速1生心律失常。常见的有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

  “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长期的颤动,导致心房肌‘习惯’了这种节奏,于是从阵发性房颤变成了持续性房颤。”张超群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房颤的流行水平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目前房颤已成为危害全球的流行病之一。

  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成功率高

  “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得到彻底根治,病人再也不会为此受到痛苦。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心内科医生的关注。”张超群说,目前,射频消融已成为室上速、预激综合征、房扑、阵发性房颤以及一些特定室早、室速的首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其方法是将很细的导管从颈部、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内,到达心脏发病位置后,释放射频电流,在局部形成热损伤从而一次性消除病灶。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高。”

  患者李女士55岁左右,患阵发性房颤、房扑2年,此前一直口服药物进行转复窦律及维持窦律,但近期药物效果不佳,1个半月前始出现心动过速持续发作,且出现了明显的药物副作用,不得不停止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救治,张超群接收患者后,和电生理团队成员们进行了认真的病例讨论,审慎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介于该患者房颤、房扑为阵发性发作,目前进展为持续性房颤,药物治疗已不能控制病情,且出现了患者不能耐受的副作用,结合患者目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佳,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将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成功终止了心动过速,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张超群表示“虽然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心房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治愈率能达到70%到90%左右,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宜采用这一手段,房颤除消融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手段如药物控制心室率、规范化抗凝、左心耳封堵、外科手术等可供选择我们选择。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大小、合并疾病情况等加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力求患者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

  同时,一些疾病可引发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些病人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ICD),能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通过起搏器的自动除颤功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临床实践证明,也只有ICD才能提高这些病人的生存率。”张超群建议说。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