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帕金森患者 在仁慈医院治疗16天后能下床走动了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65岁的朱女士是名帕金森患者,自从患上帕金森病后,病情逐年加重,腰背部疼痛、行动困难,尤其是左侧肢体几乎不能活动,这些症状给朱女士的生活及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最近,通过治疗朱女士能自己下床走动了,心情也好了起来。

  患帕金森多年曾一度放弃治疗

  6年前,沛县的朱女士开始出现肩背疼痛、手抖等情况,本来以为是肩周炎,后来到当地医院骨科检查,医生告诉她,这不是骨科疾病,建议她到神经内科去问问。

  朱女士来到神经内科,通过问诊及相关检查,神经内科医生王虎告诉朱女士“你这是患上了帕金森病”。

  得知自己患了这病之后,家人带着朱女士到处求诊,得到的结果是帕金森治不好。朱女士顿时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医生劝说朱女士,虽然帕金森病洽不好,但也不会影响寿命,而且通过服药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

  听了医生的建议,朱女士开始服药治疗,前4年效果还挺好,可是后两年药效就不明显了,病情也在逐渐加重,不仅腰背疼痛、手抖、行动不便,后来左侧肢体几乎不能活动,就这样朱女士过了两年“愁云惨淡”的生活。

  近日,朱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徐州仁慈医院神经内科,当时接诊的是王虎主任,他通过问诊及检查,判断朱女士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因此病情才会越来越重。为此,王虎主任建议朱女士尝试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

  “在接受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的第7天,就能感觉到左腿能使上劲了,现在已经做16天了,手抖动减轻,能自己下床走动,心情也好多了。”在出院前,朱女士由衷地感慨。

  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应警惕

  王虎主任告诉记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值得一提的是,帕金森病有三大主要表现,即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目前已知帕金森病是脑内一个叫黑质纹状体的部位发生了退变,导致多巴胺物质的产生减少而出现上述表现。三大主要表现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病人身上,医学上叫混合型帕金森病,但不是每个病人都有三大主要表现,特别是早期,有的只有震颤或以震颤为主,就叫震颤型;有的只表现为肢体僵硬,却无震颤,叫僵直型;有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就叫运动迟缓型。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上述痖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寻求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王虎主任表示。

  应加强对帕金森患者的关爱

  王虎主任表示,从临床上来看,帕金森病患者除了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外,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较常见。他们常感到莫名的恐惧、紧张和不安,变得经常哀伤忧郁,尤其是年轻的患者表现更甚,轻者自我封闭,重者则有自杀。为此,家庭、社会要提高对帕金森的科学认识,多给予帕金森患者一点关爱,包括日常生活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此外,帕金森患者更应该增强自信,自我放松,保持乐观情绪,培养个人爱好等。

  与此同时,王虎主任表示,家人应该给患者提供宽松吸汗,扣子少的衣服或者有拉链的衣服,方便患者自己穿衣服。在饮食方面,帕金森患者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适量吃豆制品,限量吃肉,每天晚上喝一杯牛奶对身体都是非常有益的。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中晚期患者,生活上更多的需要家人的协助和支持,并尽可能地在居家设计上给予方便。

  “帕金森病长时间少动后,身体姿势和关节都会变形。要延缓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锻炼,让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都动起来,但耍注意安全。对于卧床患者,家人可以帮他做一些关芾被动运动。”王虎主任表示。

  专家介绍:王虎,徐州仁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徐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1997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2年于南京脑科医院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内科专业技术工作十余年,积极参与科室的教学和科研,曾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擅长心理疾病和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